[发明专利]一种绿草定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89990.X | 申请日: | 2016-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62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刘涛;王晋阳;姚金莉;韦自强;叶茂;李星;李俊卿;王波;单永祥;殷平;殷凤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丰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13/64 | 分类号: | C07D213/64 |
代理公司: | 上海开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114 | 代理人: | 崔兆慧;费开逵 |
地址: | 22413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绿草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除草剂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绿草定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绿草定,英文通用名:Triclopyr,化学名称:3,5,6-三氯-2-吡啶基氧乙酸,英文名 称(3,5,6-trichloro-2-pyridibyloxy)aceticacid,系美国陶氏农业科学公司开发的森 林除草剂,结构式为:
理化性质:原药外观为白色固体,分解温度为290℃,熔点148-150℃,24.5℃时水 中溶解度为438-440mg/L,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丙酮中989g/kg,正辛醇中307g/kg,难溶于 其他普通有机溶剂,在通常贮藏条件下稳定,对水解稳定,但容易被光分解,12h内损失 50%。绿草定为低毒除草剂。
我国目前已经是世界上农药原药的生产大国,而且品种比较齐全,农田用的除草 剂、杀虫剂、杀菌剂都已经有了各自的骨干品种,但作为林业上用的除草剂品种还很缺乏。 随着我国森林杂草的危害越来越严重,对除草剂的需求将会日益迫切。美国陶氏化学公司 开发的除草剂绿草定,主要用于森林、橡胶林、棕榈林及高速公路、铁路两旁防除木本植物 和阔叶杂草,而且还可以与其他除草剂混合用于水稻田或小麦田除草,该除草剂应用广泛, 因此开发绿草定将会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关于绿草定的合成方法,从目前国内外的报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
利用四氯吡啶与羟基乙酸反应得到绿草定,原料四氯吡啶和羟基乙酸价格昂贵, 且需使用DMSO来溶解羟基乙酸钠盐来促进反应,反应温度100℃,原料四氯吡啶合成路线 长,工业化生产时产品成本高(绿草定的合成工艺研究,张永忠硕士学位论文,中国农业大 学)。
中国专利CN201210235682公布了由三氯吡啶醇钠和氯乙酸乙酯在DMF中,以碘化 钾和四丁基溴化铵为催化剂,生成中间体三氯吡啶氧乙酸乙酯;再在甲醇和水的混合溶液 中碱解酸化制备三氯吡啶氧乙酸,按此方法,第一步需使用两种催化剂,这两种催化剂价格 均较高,产品成本高;第二步使用有机溶剂与水的混合溶剂进行碱解酸化,有机溶剂使用量 大,溶剂成本高,而且,反应结束后废水COD高难处理,不利于环保。
另据文献报道,采用三氯吡啶醇钠与氯乙酸甲酯反应制备绿草定,氯乙酸甲酯既 是反应溶剂又作为反应底物,与三氯吡啶醇钠90℃回流反应,生成中间体三氯吡啶氧乙酸 甲酯,冷却、过滤、水洗所得粗品,加入水中,加入氢氧化钾,76℃水解反应1h,盐酸调pH=3 ~4,析出固体,冷却过滤得产品绿草定酸,而氯乙酸甲酯刺激性较强,此方法中,氯乙酸甲 酯用量大,反应体系粘稠度高,后处理不便于操作,总收率不超过78%,工业化生产成本方 面无优势(《杭州化工》2006,36卷,第2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草定的生产方法,该方法的醚化反应原料成本降 低,反应条件温和,后处理简单,工艺操作简捷,收率高;在水相中进行碱解和酸化,反应条 件温和,收率高,三废量小,产品成本低,利于工业化生产,两步反应总收率可达到94%以 上。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绿草定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醚化反应
向极性有机溶剂中搅拌加入三氯吡啶醇钠和氯乙酸甲酯,加热升温至50~100℃, 保温反应2~4h,反应结束后,蒸净溶剂,加水搅拌30min,降温至20~35℃,过滤,得中间体 三氯吡啶氧乙酸甲酯;
2)碱解、酸化
向步骤1)获得的中间体三氯吡啶氧乙酸甲酯中加水、分散剂和相转移催化剂,加 热升温至60~100℃,再加入碱,加料完毕后保温反应0.5~3h,反应结束后,酸化,调节pH至 2~4,降温至20~45℃,析晶,过滤,得到绿草定;其中,加入的水与三氯吡啶氧乙酸甲酯的 体积质量比为2~10∶1,ml/g;
反应式为:
优选地,步骤2)分散剂的用量为三氯吡啶氧乙酸甲酯的0.1~1wt.%,所述分散剂 选自聚乙二醇系列、十二烷基硫酸钠、焦磷酸钠、多偏磷酸钠和亚油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丰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丰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99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