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型叶轮铸造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89941.6 | 申请日: | 2016-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983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庄青松;杨文臣;付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海鲲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28 | 分类号: | B22C9/28;B22C9/02;B22C1/02;C22C3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3704***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型 叶轮 铸造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型铸造件生产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大型叶轮铸造生产 方法。
背景技术
疏浚泥泵是固液两相流泵的一种应用形式,是水力输送式挖泥船的关键设备, 主要用于河湖清淤、港口航道建设等基础设施工程中。叶轮则是疏浚泥泵最关键 的零件,其设计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泥泵工作性能的优劣、疏浚效率的高低和使 用寿命的长短。尽管近几年来国内疏浚事业有了蓬勃的发展,但目前国内大中型 水力式挖泥船的关键设备如泥泵等还依赖于进口或仿制,国内现有的普通铸造方 法所得到的大型叶轮多存在裂纹、表面光洁度差、硬度不达标、质量不合格。
针对以上,如何通过现有技术的改进,通过生产工艺改进,使用现有的生产 设备,在生产成本不调整的情况下得到大型叶轮,并且使大型叶轮具有无裂纹、 表面光洁度好、硬度及强度均超过同类产品的优点。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型叶轮铸造生产方法,采用高铬 铸铁进行熔铸,其按照重量,采用以下组分进行配比:碳:2.4-3.2;硅:0.5-1.0; 锰:0.5-2.0;磷:0.05-0.08;硫:0.05-0.08;铬:16-18;钼:0.6-3.0;镍:2.0-2.5; 铜:1.0-1.2,铁:75-90,以上所述组分配比时需达到100%。
如上所述的大型叶轮,其铸造生产方法在现有铸造工艺的基础上改进如下:
(1)铸件设计时,应使其拐角处圆角过渡,避免直角设计;
(2)在铸型用型砂中加锯末,型砂与锯末比例为9∶1;在型芯中加焦炭, 其比例为10∶1;通过以上来改善砂型或型芯的退让性和透气性;
(3)通过将以上混合物融化,快速浇筑到铸造模具内,所述的模具内部设有 冒口,浇筑时间不得超过5分钟;
(4)铸钢件的壁厚不能小于8mm,浇注系统的结构力求简单、且截面尺寸大; 铸造过程中采用干铸型或热铸型,适当提高浇注温度,一般为1520°~1600℃, 浇注温度比其熔点高出100℃;
(5)通过冷却水循环来降温,在叶轮轴头上方的冒口上缠绕冷却水管,在 浇筑冷却过程中,使用热电偶,在铸件的叶片,上下盖板,叶轮轴头两侧,距离 实体1CM的位置,精确测量铸件不同部位在凝固过程中温度变化的实际数值,根 据铸件凝固时的温度变化,调整冷却水的流速,使得整体降温速度接近均匀。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通过以上配比及工艺所得到的大型叶轮无裂 纹、表面光洁度高、硬度强、品质好,可将高铬铸铁应用于形状复杂、重量较大 的铸造零件上,并可以有效提高铸件的韧性,所得到的产品可成功应用至挖泥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大型叶轮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图1中A-A截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铸件,2、叶轮轴头,3、冒口,4、冷却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上述步骤讲解,本发明再将实施例列出,使本发明的工艺特征及优点更 加明显。
实施例:采用高铬铸铁进行熔铸,其按照重量,采用以下组分进行配比: 碳:2.5;硅:0.8;锰:1;磷:0.06;硫:0.06;铬:17;钼:2.5;镍:2.2;铜:1, 铁:72.88,以上所述组分配比时需达到100%。
如上所述的大型叶轮,其铸造生产方法如下:
(1)铸件设计时,应使其拐角处圆角过渡,避免直角设计,其作用是为了 防止铸钢件产生缩孔、缩松、气孔和裂纹缺陷;
(2)在铸型用型砂中加锯末,型砂与锯末比例为9∶1;在型芯中加焦炭, 其比例为10∶1;由于铸钢的收缩大大超过铸铁,为防止铸件出现缩孔、缩松缺 陷,在铸型用型砂中加锯末、在型芯中加焦炭、来改善砂型或型芯的退让性和透 气性;
(3)通过将以上混合物融化,快速浇筑到铸造模具内,所述的模具内部设有 冒口,浇筑时间不得超过5分钟,避免时间过长,钢液因温度的降低而导致流动 性差,在成型末端产生气孔、缺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海鲲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河北海鲲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99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