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经颅磁刺激定位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88139.5 | 申请日: | 2016-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175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杨亦铮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英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2/04 | 分类号: | A61N2/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经颅磁 刺激 定位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经颅磁刺激定位方法及系统,其中,经颅磁刺激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作与待刺激者的头颅外形相适配的定位头膜,并于所述定位头膜的至少三个预设位置分别作一可识别性标记;对戴有所述定位头膜的待刺激者进行扫描,以获得包含目标刺激区域和所述可识别性标记在内的且与待刺激者头颅外形一致的三维视图;根据所述三维视图,获得所述目标刺激区域所对应的待刺激位置和待刺激夹角;在所述定位头膜上于所述待刺激位置设置标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同时提高该经颅磁刺激定位方法的定位准确性和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域,特别涉及一种经颅磁刺激定位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技术是一种利用脉冲磁场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主要是大脑),改变皮层神经细胞的膜电位,使之产生感应电流,影响脑内代谢和神经电活动,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的磁刺激技术。目前,经颅磁刺激技术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国内的经颅磁刺激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癫痫病、神经心理科(抑郁症、精分症)、康复科、儿科(脑瘫等)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应用。这些基于经颅磁刺激的治疗研究都离不开经颅磁刺激定位方法。
目前,常见的经颅磁刺激方法为:根据国际标准导联10-20系统(10-20EEGsystem)进行目标定位,此定位方法只能通过电极大致反映一定人群中比较稳定的颅脑对应关系,与实际有效部位的误差往往很大,换言之,此种定位方法的定位不够准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经颅磁刺激定位方法,旨在提高经颅磁刺激的定位准确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经颅磁刺激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制作与待刺激者的头颅外形相适配的定位头膜,并于所述定位头膜的至少三个预设位置分别作一可识别性标记;
对戴有所述定位头膜的待刺激者进行扫描,以获得包含目标刺激区域和所述可识别性标记在内的且与待刺激者头颅外形一致的三维视图;
根据所述三维视图,获得所述目标刺激区域所对应的待刺激位置和待刺激夹角;
在所述定位头膜上于所述待刺激位置设置标记。
优选地,所述根据三维视图,获得所述目标刺激区域所对应的待刺激位置和待刺激夹角的步骤具体包括:
于所述三维视图上,获得各可识别性标记的坐标,并将所述目标刺激区域映射至待刺激者头皮的相应位置,以在所述三维视图的头颅外表面获得与所述目标刺激区域对应的待刺激区域;
计算获得所述目标刺激区域中心位置的第一中心坐标和所述待刺激区域中心位置的第二中心坐标,并于所述三维视图的头颅外表面作出与所述待刺激区域中心位置的切面;
根据所述第二中心坐标和各可识别性标记的坐标,计算获得所述待刺激区域的中心位置到各可识别性标记的直线距离;
根据所述第一中心坐标、所述第二中心坐标和所述切面,计算获得所述待刺激夹角;
于所述定位头膜上,根据至少三个可识别性标记及相应的直线距离,获得所述目标刺激区域所对应的待刺激位置。
优选地,在所述定位头膜上于所述待刺激位置设置标记的步骤中,所述标记为位置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在所述定位头膜上于所述待刺激位置设置标记的步骤之后,所述经颅磁刺激定位方法还包括:
通过定位机械臂寻找所述位置传感器,并以所述待刺激夹角将刺激线圈移动至所述待刺激位置。
优选地,在对戴有所述定位头膜的待刺激者进行扫描,以获得包含目标刺激区域和所述可识别性标记在内的且与待刺激者头颅外形一致的三维视图的步骤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英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英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81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胸部肿瘤放疗用组合式定位架装置
- 下一篇:一种数字化胃肠起搏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