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乳清酸为原料制备5-氨基-1;2二氢吡唑-3-酮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082754.5 | 申请日: | 2016-0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17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 发明(设计)人: | 毕磊;柯健;方晟;傅辰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7D231/52 | 分类号: | C07D231/5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蒋海军 |
| 地址: | 24300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氢吡 氨基 乳清酸 原料制备 羧酸 叠氮磷酸二苯酯 药物中间体合成 强碱 工艺选择 设备要求 天然物质 副产物 三乙胺 水合肼 总收率 产率 水解 制备 放大 安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乳清酸为原料制备5‑氨基‑1,2二氢吡唑‑3‑酮的方法,属于药物中间体合成领域。该方法以乳清酸为原料,先是与水合肼反应生成5‑氧‑2,5二氢吡唑‑3‑羧酸;再以三乙胺作碱,5‑氧‑2,5二氢吡唑‑3‑羧酸与叠氮磷酸二苯酯反应,发生Curtis重排,水解后生成5‑氨基‑1,2二氢吡唑‑3‑酮。本发明以廉价易得的天然物质为原料,不使用强碱,副产物安全;同时工艺选择合理,设备要求低,操作简单,产率高,总收率可达83%,易于放大,适于大规模制备5‑氨基‑1,2二氢吡唑‑3‑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中间体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从乳清酸制备5-氨基-1,2二氢吡唑-3-酮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乳清酸的化学名称为脲嘧啶-6-羧酸,是一种生物内源性物质。
氨基取代的吡唑化合物是一类非常有用的药物中间体,5-氨基-1,2二氢吡唑-3-酮在合成含氮的稠环芳香化合物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通过缩合环化反应,所得化合物表现出多种生物活性,并且在医学上可用于PET成像(Bioorganic&Medicinal ChemistryLetters,2013,23(4),1017-1021)。此外,5-氨基-1,2二氢吡唑-3-酮也是一种丙氨酸消旋酶的抑制剂。
5-氨基-1,2二氢吡唑-3-酮通常由氰基乙酰肼在强碱性条件下发生环化反应制得。但是,该方法存在缺陷—氰基乙酰肼在强碱性环境中不稳定,尤其会发生水解反应,这大大地影响了目标产物的收率和质量,需要改进。强碱性条件也对设备有一定要求。
试剂和条件:(III)氢氧化钠,乙醇。该方法收率为50%左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具备大规模制备价值的5-氨基-1,2二氢吡唑-3-酮的合成方法,以期解决现有5-氨基-1,2二氢吡唑-3-酮制备方法中存在的副反应、收率低、强碱性环境等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本发明描述一种以乳清酸为原料制备5-氨基-1,2二氢吡唑-3-酮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将水合肼与反应溶剂加入反应瓶中,将温度升至30~120℃,分3~5次加入乳清酸,待反应物逐渐溶解,搅拌3~6小时,降温至室温;加入饱和氯化铵水溶液后,收集析出的白色固体,干燥,得到5-羟基吡唑-4-羧酸;
所述步骤(1)中乳清酸与水合肼的摩尔比为1∶3~9;
所述步骤(1)的反应溶剂为水、乙醇或N,N-二甲基甲酰胺;
(2)将反应溶剂、三乙胺和步骤(1)得到的5-羟基吡唑-4-羧酸加入反应瓶中,将体系温度升至45~110℃,分3~5次加入叠氮磷酸二苯酯,搅拌4~6小时,降温至室温;反应结束后加入氯化铵水溶液;浓缩反应液,加入饱和氯化铵水溶液后,收集析出的白色固体,干燥,得到5-氨基-1,2二氢吡唑-3-酮;
所述步骤(2)中5-羟基吡唑-4-羧酸∶三乙胺∶叠氮磷酸二苯酯的摩尔比为1∶1.5~2∶1.2~1.5;
所述步骤(2)的反应溶剂为四氢呋喃、甲苯或正己烷。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乳清酸与水合肼的摩尔比为1∶5;反应溶剂为水;所述步骤(2)中:5-羟基吡唑-4-羧酸∶三乙胺∶叠氮磷酸二苯酯的摩尔比为1∶2∶1.5;反应溶剂为甲苯。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原理是:以乳清酸为原料,1)与水合肼反应生成5-羟基吡唑-4-羧酸;2)三乙胺作碱,5-羟基吡唑-4-羧酸与叠氮磷酸二苯酯(DPPA)反应,发生Curtis重排,水解后生成5-氨基-1,2二氢吡唑-3-酮。
反应式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业大学,未经安徽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27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