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邻菲罗啉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080250.X | 申请日: | 2016-0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38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 发明(设计)人: | 张安运;徐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7D471/04 | 分类号: | C07D471/04;B01J20/22;B01J20/30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24 | 代理人: | 刘静静 |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邻菲罗啉 衍生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邻菲罗啉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贵金属钯具有特殊的结构,对氢气和氧气有特殊的吸附能力,因此,在工业催化领域占有无法取代的地位。
钯除了具有优良的催化活性之外,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能保持化学惰性且具有熔点高、耐摩擦、耐腐蚀、延展性强、热电稳定性强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国民工业的各个领域。
目前,我国钯资源储量有限,产量很低,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化学工业的需要,大部分依赖进口,且价格昂贵。现有技术中,钯金属的制备与来源主要通过以下三个途径:
(1)天然含钯矿产资源的利用;
(2)从铜镍硫化矿副产品中对钯进行回收利用;
(3)工业废气钯催化剂等含钯二次资源的回收利用。
通过这三种途径获得的钯等金属资源有限,且随着钯资源损耗的增加,难以实现可持续利用。
镍是银白色金属,具有磁性和良好的可塑性,延展性良好,中等硬度,有好的耐腐蚀性,主要用于合金及用作催化剂。
近年来核电由于能量密度大、污染少,不会排放造成温室效应气体而得到蓬勃发展,然而核电运行当中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乏燃料。乏燃料后处理所产生的高放废液(HLLW),是一种高酸性、高放射性和高毒性的混合溶液,钯的半衰期为6.5×106年,放射性周期长、危害大且含量高,如果能够进行实现回收利用,意义重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邻菲罗啉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合成的邻菲罗啉衍生物与载体复合作为吸附剂,能够从酸性水相中吸附分离钯,选择性高,操作简单,分离效率高,适用于工业上分离回收贵金属钯。
一种邻菲罗啉衍生物,如结构式Ⅱ所示: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所述的邻菲罗啉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包括:
步骤1,将如结构式Ⅲ所示的化合物Ⅲ溶于四氢呋喃中,得到混合溶液;
步骤2,将混合溶液、如结构式Ⅳ所示的化合物Ⅳ、三乙胺混合后,搅拌回流反应直至原料反应完全,经后处理,得到如结构式II所示的化合物II。
化合物II的名称为:2,9-二(5,9,9-三甲基-5,6,7,8-四氢-5,8-亚甲基苯并[e](1,2,4-三嗪-3-基))-2,2'-1,10邻啡罗啉,简称:CA-BOPhen。
为了保证合成效率,优选地,化合物III和化合物Ⅳ的质量比为1:1~2。
步骤2中的三乙胺作为催化剂,促进反应的进行,步骤2中,在搅拌状态下,将化合物Ⅳ和三乙胺(TEA)加入混合溶液中,搅拌回流反应至少7天,利用TLC跟踪反应直至原料耗尽后停止反应。
为提高原料的利用率,降低后处理的复杂程度,优选地,化合物III与四氢呋喃的用量比为1g:50~60mL。化合物Ⅳ与三乙胺的用量比为1g:5~6mL。
为了得到纯度较高的产物,优选地,步骤2中的后处理包括:
依次对反应产物进行过滤旋蒸,以乙酸乙酯和石油醚的混合溶液作为展开剂,利用硅胶柱色谱分离技术进行分离纯化,纯化产物经真空干燥得到化合物II。
作为优选,乙酸乙酯和石油醚的混合溶液中,乙酸乙酯和石油醚的体积比为2~3:1。
作为优选,真空干燥的温度为80~90℃。
本发明提供的化合物II对钯元素具有很好的吸附作用,本发明基于这种吸附作用,还提供了一种吸附分离钯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吸附剂与含有多种金属离子的硝酸水溶液混合,硝酸水溶液中的钯离子被吸附剂吸附分离,所述吸附剂由如结构式II所示的化合物负载在载体上制成。
所述硝酸水溶液中含有Pd(Ⅱ)和其他金属离子,其他金属离子为Ni(Ⅱ)、Li(I)、Na(I)、K(I)、Rb(I)、Cs(I)、Ca(Ⅱ)、Mg(Ⅱ)、Sr(Ⅱ)、Ba(Ⅱ)、Nd(Ⅲ)、Co(Ⅱ)、La(Ⅲ)、Ru(Ⅲ)、Yb(Ⅲ)、Y(Ⅲ)、Fe(Ⅲ)、Zr(Ⅳ)、Mo(Ⅵ)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合成的邻菲罗啉衍生物与载体复合作为吸附剂,能够从酸性水相中吸附分离钯,选择性高,操作简单,分离效率高,适用于工业上分离回收贵金属钯。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化合物CA-BOPhen的核磁表征图谱;
图2为实施例1中化合物CA-BOPhen的13C NMR谱图;
图3为实施例1中化合物CA-BOPhen的MSI-MS表征图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02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