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预警装置和预警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80135.2 | 申请日: | 2016-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13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刘卓凡;付锐;珠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W30/095 | 分类号: | B60W30/095;B60W50/14 |
代理公司: | 西安睿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61218 | 代理人: | 惠文轩 |
地址: | 71006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预警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交通安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预警装置和预 警方法,用于在驾驶人处于分心状态且相邻车道车辆突然变道时发出 预警信号。
背景技术
随着车载信息系统(如导航系统、mp3、智能电话等)的普及,由 车内次任务引起的驾驶分心越来越普遍。不同交通环境下分心程度对安 全驾驶影响不同,外界交通越复杂,分心对驾驶安全性的影响越严重。 当驾驶人操作车内设备或打电话时,其注意力不能集中于主驾驶任务, 对本车与周围其他车辆相对运动关系判断不准确。此时,若有相邻车道 车辆突然变道,且没有辅助系统对其进行提前预警,驾驶人将没有足够 的时间调整车辆,结果极易酿成追尾或擦刮事故,导致人员伤亡及财产 损失。
目前,大多数分心研究未考虑交通环境复杂度对驾驶人的影响, 而相邻车道车辆突然变道现象又是普遍现象。此外,分心预警系统基 本上以驾驶人的分心程度为指标,当驾驶人分心程度超过设定的阈值 时进行预警。由于当前系统过于复杂,投资较大,以至于无法发挥其 应有的安全辅助作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预警装置和预警 方法,能够避免由于驾驶人分心时左右侧相邻车道车辆突然变道导致 的驾追尾碰撞问题,并在碰撞发生前进行有效预警,提高驾驶人行车 安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技术方案一:
一种车辆预警装置,所述预警装置包括:微处理器,毫米波雷达, 车速传感器,内置摄像头,外置摄像头,预警单元;
所述毫米波雷达的输出端、所述车速传感器的输出端、所述内置 摄像头的输出端、所述外置摄像头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微处理器的对 应输入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所述预警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毫米波雷达,用于测量自车与相邻车道车辆的相对行驶参数, 并将所述相对行驶参数发送给所述微处理器,所述相对行驶参数至少 包括:相对距离、相对速度以及相对角度;
所述车速传感器,用于获取自车的行驶速度,并将所述自车的行 驶速度发送给所述微处理器;
所述内置摄像头,用于获取驾驶人的驾驶状态信息,并将所述驾 驶状态信息发送给所述微处理器;
所述外置摄像头,用于获取相邻车道车辆的连续多个图像信息, 并将所述相邻车道车辆的连续多个图像信息发送给所述微处理器;
所述微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驾驶状态信息确定驾驶人是否处于 分心状态;根据所述相邻车道车辆的连续多个图像信息确定相邻车道 车辆是否突然变道;并根据所述相对驾驶参数、自车的行驶速度判断 当所述驾驶人处于分心状态且所述相邻车道车辆突然变道时是否将发 生危险情况;
所述预警单元,用于当微处理器根据自车的行驶速度判断当所述 驾驶人处于分心状态且所述相邻车道车辆突然变道时将发生危险情况 时,发出预警信号。
技术方案一的特点和进一步的改进为:
(1)所述毫米波雷达为ESR毫米波雷达,固定在自车进气格栅外 侧。
(2)所述车速传感器为4s2m型车速传感器,安装于自身车轮上 随车轮一起转动。
(3)所述内置摄像头和所述外置摄像头采用中星YJS-01USB2.0 摄像头,所述内置摄像头采用胶粘方式安装于驾驶人正前方的挡风玻 璃上,镜头水平朝向驾驶人;外置摄像头采用胶粘方式安装于自车的 前挡风玻璃正中央下方,镜头水平朝向自车行驶方向。
(4)所述预警单元包括2个LED警示灯和1个蜂鸣器,2个LED 警示灯分别安装于自车左右A柱内侧,蜂鸣器安装在自车方向盘下部; 当所述驾驶人处于分心状态且所述相邻车道车辆突然变道时,蜂鸣器 发出高频报警声,且若左侧相邻车道有车辆并道时左侧LED灯闪烁, 右侧相邻车道有车辆并道时,右侧LED灯闪烁。
技术方案二:
一种车辆预警方法,所述预警方法包括:
车速传感器获取自车的行驶速度,当所述自车的行驶速度大于预 设速度时,所述预警装置开始工作;
毫米波雷达测量自车与相邻车道车辆的相对行驶参数,所述相对 行驶参数至少包括:相对距离、相对速度以及相对角度;
内置摄像头获取驾驶人的驾驶状态信息;
外置摄像头获取相邻车道车辆的连续多个图像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01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沥青混合料运输车
- 下一篇:多功能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