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参数触发故障的处理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78630.X | 申请日: | 2016-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3024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利;王世强;王秋飞;周恒祥;熊金峰;张卫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3/00 | 分类号: | B60L3/00;B60L11/18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江苏省苏州市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发 方法和装置 安全故障 电池参数 故障处理 故障类型 节点设备 客服 预设处理策略 电池故障 控制策略 维修服务 分级 电池 筛选 优化 协调 保证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参数触发故障的处理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判断电池是否触发安全故障;判断所述安全故障的故障类型以及故障等级;结合所述故障类型以及故障等级,筛选出需要进行故障处理的节点设备;控制所述节点设备对故障以一预设处理策略进行故障处理。通过定义并协调各个节点的控制策略,保证电池故障的有效报送,方便了客服人员的维修服务。通过不断优化此方法,最终可以达到系统、用户、客服以及技术人员的分级操作,使得故障得到及时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参数触发故障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能源与环保的压力,使电池作为动力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锂离子电池由于能量密度高和绿色环保等优点而成为动力电池的首选。但是锂离子电池对使用条件有严格的要求,超出使用条件将严重毁坏锂离子电池,动力电池系统引发的故障必然会引起整车企业密切的关注。目前动力电池系统主要依靠电池管理系统(BMS)进行电池的输出参数管理。
现有的技术中,BMS将不同的参数按照保护要求分成不同的等级,以代码的形式,通过通讯协议发送给整车控制器和仪表显示面板。仪表显示面板原原本本的按照故障定义将BMS发送来的信息显示出来。这种简单的处理方式给用户和客服人员带来诸多麻烦。
比如充电结束时,电池会有单体达到充电保护的最高电压,达到这个电压后,电池管理系统与充电机通信停止充电并且切断充电继电器。但是这个信息是以最高等级的故障形式报给仪表显示面板和整车控制器。看到这个显示信息的人,就会误以为车辆出了严重故障,不能使用,实际只是表示充电完成。再如电池温度过高也会执行保护,同样信息会以最高等级的故障形式发送到整车控制器和仪表显示面板。司机看到最高等级的故障信息,就会找人维修,实际上只要停车休息片刻,电池温度降低一点,就能恢复正常行驶的功能。
本技术通过定义和协调动力电池通讯系统相关的电子控制单元,实现显示终端的“真实”显示,避免司机和乘客的恐慌;实现客服终端的“傻瓜式”输出,便于客服的分级操作。
发明内容
基于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电池参数触发故障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一种电池参数触发故障的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判断电池是否触发安全故障;
判断所述安全故障的故障类型以及故障等级;
结合所述故障类型以及故障等级,筛选出需要进行故障处理的节点设备;
控制所述节点设备对故障以一预设处理策略进行故障处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判断所述安全故障的故障类型以及故障等级包括:
判断所述安全故障为充电电压过高或放电电流过大;
若判断为充电电压过高,则在判断超过电压阀值时将将故障等级确定为第一等级,在判断达到电压阀值时将故障等级确定为第二等级,在判断超过电压过渡值时将故障等级确定为第三等级,在判断达到电压过渡值时将故障等级确定为第四等级;
若判断为放电电流过大,则在判断超过放电电流报警值时将故障等级确定为放电第一等级,在判断超过放电电流阀值时将故障等级确定为放电第二等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结合所述故障类型以及故障等级,筛选出需要进行故障处理的节点设备包括:
若判断所述安全故障为充电电压过高,则筛选出需要进行故障处理的节点设备为内容管理系统、电池管理系统、整车控制器、客车运营系统、显示器和客服终端;
若判断所述安全故障为放电电流过高,则筛选出需要进行故障处理的节点设备为电池管理系统、整车控制器、电机控制器、客车运营系统、显示器和客服终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未经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86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