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场辅助下飞秒激光制备可控弯孔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77524.X | 申请日: | 2016-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377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曹强;姜澜;路彦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K26/382 | 分类号: | B23K26/382;B23K26/7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场 辅助 下飞秒 激光 制备 可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功能材料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场辅助下飞秒激光 制备可控弯孔的方法。
背景技术
飞秒激光具有超快、超强的特性,其加工是一个受到诸多因素影响的 非线性/非平衡复杂过程,具有独特的加工机理。由于其超强特性,飞秒激 光几乎可以加工所有材料[NaturePhotonics,2(4):219-225(2008)]。飞秒激光 加工的微孔拥有精度高、几乎无重铸、大深径比等特点,在精密加工领域 备受关注并被广泛应用。目前,飞秒激光打孔已经成为热门的微孔加工方 式。
飞秒激光打孔主要用于加工大深径比的直孔,同时也可加工弯孔,但 其加工的弯孔是杂乱无章的。在仿生学上,壁虎脚有很大的黏附力,这样 强大的黏附力是由每只壁虎脚上大约5000/mm2根极细的刚毛触角造成的 [Nature405,681(2000)]。在仿生学应用上,弯的刚毛制备需要弯孔阵列 模具,这对可控弯孔加工提出了需求。
飞秒激光打孔过程中,飞秒激光与材料作用时会产生大量的电子、离 子等喷射物,喷射物从孔径中排出时会阻碍飞秒激光的传播,从而影响光 的传播方向,进而形成弯孔。通过外加辅助电场调控产生的电子、离子等 喷射物排出的方向,可以调控光传播的方向,控制弯孔的方向与弯曲弧度, 从而实现可控弯孔的加工。
通过飞秒激光加工出的弯孔阵列经过处理后,可用作模板。把多孔氧 化铝模板放入聚苯乙烯(PS)溶液中,使薄PS层覆盖到氧化铝孔洞的内 壁,24小时后,用NaOH溶液溶解掉氧化铝模板,于是得到了阵列PS 纳米管膜[Adv.Mater,17:1977(2005)]。PS纳米管膜经过后期处理后可用来 制作仿生刚毛触角。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价格低廉、性质稳定、环境友好,制备工 艺简单高效的电场辅助下飞秒激光制备可控弯孔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场辅助下飞秒激光制备可控弯孔的方法,包括如 下步骤:
一种电场辅助下飞秒激光制备可控弯孔的方法,方法需要的装置包括: 飞秒激光发生器,可调节强度的电场和六维移动平台。
进一步地,方法步骤包括:步骤1,将氧化铝材料在丙酮、无水乙醇、 去离子水中分别超声清洗5分钟;步骤2,将氧化铝材料固定在六维移动 平台上,飞秒激光发生器产生的飞秒激光经过5X物镜聚集到氧化铝材料 上,飞秒激光形成的光路与平台成α角;步骤3,调节飞秒激光的能量、 重复频率、脉冲数等参数控制微孔的深径比,同时调节电场强度控制微孔 弯曲的方向和弧度;步骤4,将加工后的氧化铝材料从六维移动平台上取 下,在丙酮、无水乙醇、去离子水中分别超声清洗5分钟。
进一步地,调节六维移动平台平移的距离和加工光路中机械开关开启 和关闭的时间,可以控制相邻微孔之间的间距。
进一步地,调节飞秒激光的能量、重复频率、脉冲数等参数,可以控 制加工出弯孔的孔径在20um-50um。
进一步地,可调节强度的电场由可调节电压的直流电压源与两个电压 板组成,通过控制直流电压源电压进而控制电场的强度和方向,可以控制 弯孔的初始弯曲方向与弯曲弧度;
一、选用氧化铝等材料进行预处理,在丙酮、无水乙醇、去离子水中 分别超声清洗5分钟。
二、将清洗后的材料放置于六维移动平台上,中心波长为800nm,脉 宽为50fs,重复频率为大于100Hz的飞秒激光经5X物镜聚焦到材料表面, 控制飞秒激光参数、倾斜角度α、电场强度等参数,在表面加工出阵列的 弯孔,加工完毕后即可得到均匀一致的弯孔阵列。
三、飞秒激光加工完毕后,将氧化铝材料在丙酮、无水乙醇、去离子 水中分别超声清洗5分钟。
上述制备方法中,在步骤二加工过程中调节飞秒激光的单脉冲能量和加工 脉冲数,可以控制加工出弯孔的孔径。具体而言,单脉冲能量在30uJ-50uJ 范围内逐渐增加时,微孔的平均孔径会从20um逐步增加到40um;在某 一确定能量下,随着脉冲数从300增加到1000,微通孔入口孔径几乎不会 发生变化,而孔径的深度会随着脉冲数增加近似呈现线性增加,材料不同, 线性增加的程度会略有差异;随着重复频率的增加弯曲的弧度也会呈现出 增加的趋势。
上述制备方法中,在步骤二加工过程中修改倾斜角度和直流电压源的电压, 可以调节初始的弯曲方向和弯孔的弧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75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轮机蜗壳焊接方法
- 下一篇:一种在线式全自动激光打标机吸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