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汽车悬挂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77470.7 | 申请日: | 2016-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390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萧冬;李志恩;杨明莉;周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格锐思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3/06 | 分类号: | B60G3/06;B60G21/05;B60G11/16;B60G1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8 | 代理人: | 刘玲玲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悬挂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悬挂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汽车悬挂系统, 属于车辆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车辆的安全性及舒适性,是目前消费者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也 是衡量车辆性能、质量及价值的重要评价因素之一。
车辆舒适性的最大制约因素其实是车辆的悬挂系统,新能源电动 汽车由于其续航能力对轻量化的需求,其车身骨架自身的特殊结构要 求其有与其自身结构相匹配的悬挂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提供震动缓冲力,又能满足轻量 化需求的电动汽车悬挂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动汽车悬挂系统,包括:前悬挂系统和后悬挂系统,其特 征在于,
前述前悬挂系统包括:前扭杆弹簧(1)、前活塞减震器(2)、制 动器(3)和摆臂(4),其中,前扭杆弹簧(1)套锁在前活塞减震器 (2)的外侧,前活塞减震器(2)的上端与前框架总成相连、下端固 定在制动器(3)的转向节上,制动器(3)与电动汽车前轮相连,制 动器(3)的一侧与摆臂(4)的一端相连,摆臂(4)的另一端与前 地板骨架总成相连;
前述后悬挂系统包括:拖曳臂(5)、后扭杆弹簧(6)和后活塞减 震器(8),其中,拖曳臂(5)的两端与车身后地板相连,后扭杆弹 簧(6)的一端和后活塞减震器(8)的一端共同固定在拖曳臂(5) 的一端,后扭杆弹簧(6)的另一端固定在后地板骨架总成上,后活 塞减震器(8)的另一端与后地板骨架总成相连,安装固定好的后扭 杆弹簧(6)与后活塞减震器(8)构成“V”字形。
前述的电动汽车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前述后悬挂系统还包括: 弹簧限位块(7),前述弹簧限位块(7)套锁在后扭杆弹簧(6)的内 侧,其一端与后扭杆弹簧(6)的一端一同固定在后地板骨架总成上。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
(1)在车身合适的位置上设置扭杆弹簧和活塞减震器,以最少的 部件、材料、体积和重量实现了电动汽车轻量化白车身悬挂系统应有 的全部功能,电动汽车行驶在不平坦的道路上时能提供震动缓冲力, 防止车辆因过于颠簸而影响乘客的舒适感;
(2)在车辆高速转弯时,可以减少侧倾力;
(3)在车辆制动时,可以减少快速制动时乘客受到的惯性应力, 提高电动汽车的平稳性、可控性和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电动汽车悬挂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前扭杆弹簧、2-前活塞减震器、3-制动器、 4-摆臂、5-拖曳臂、6-后扭杆弹簧、7-弹簧限位块、8-后活塞减震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具体的介绍。
本发明的电动汽车悬挂系统包括:前悬挂系统和后悬挂系统。
一、前悬挂系统
参照图1,前悬挂系统包括:前扭杆弹簧1、前活塞减震器2、制 动器3和摆臂4。
前扭杆弹簧1套锁在前活塞减震器2的外侧。
前活塞减震器2的上端与前框架总成相连,下端固定在制动器3 的转向节上。
制动器3与电动汽车前轮相连,其一侧与摆臂4的一端相连。
摆臂4的另一端与前地板骨架总成相连。
二、后悬挂系统
参照图1,后悬挂系统包括:拖曳臂5、后扭杆弹簧6、弹簧限位 块7和后活塞减震器8。
拖曳臂5的两端与车身后地板相连。
后扭杆弹簧6的一端固定在拖曳臂5的一端,另一端固定在后地 板骨架总成上。
弹簧限位块7套锁在后扭杆弹簧6的内侧,其一端与后扭杆弹簧 6的一端一同固定在后地板骨架总成上。弹簧限位块7用以保护后扭 杆弹簧6,防止其受到超过其承受范围的巨大冲击力时发生过度形变 而无法恢复原形。
后活塞减震器8的一端固定在拖曳臂5的一端,另一端与后地板 骨架总成相连。
参照图1,安装固定好的后扭杆弹簧6与后活塞减震器8构成“V” 字形,用以减少车辆转弯时的侧倾力。
具体的,当车辆转弯时,后扭杆弹簧6与后活塞减震器8一起, 通过相互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不断调整构成的“V”字形的角度,从而 减少车辆转弯时的侧倾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格锐思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格锐思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74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压互联式悬架
- 下一篇:实心轮胎与轮辋组合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