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微户型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075601.8 | 申请日: | 2016-0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57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 发明(设计)人: | 苟元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苟元哲 |
| 主分类号: | E04H1/04 | 分类号: | E04H1/04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21 | 代理人: | 张蓓 |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户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微户型。
背景技术
在现代住宅户型设计中,功能越来越多、面积越来越大的大户型频频推出,以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起居、活动需求。但是由于收入水平高低的不同,人们对住宅标准的要求也不同。刚毕业的大学生及一些中低收入的群体也很渴望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功能健全的私人空间,但是由于城市中的房价颇高,这部分群体没有能力购买大户型住宅。而现有的小户型住宅主要存在居住空间小、空间利用率低、功能分区混乱、空间序列单一、缺乏人性化细节设计、通风采光条件不佳等导致住宅品质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微户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小户型住宅由于居住空间小、空间利用率低、功能分区混乱、空间序列单一、缺乏人性化细节设计及通风采光条件不佳等导致住宅品质低的问题。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小微户型,包括平层、夹层两层的复式结构,室内空间为长方体,在离地面2.0-2.2米高度处设置有将平层、夹层分隔开的局部复式阁楼板。
所述平层的外墙设有入户门,入户门的上端设有沿顺时针方向旋转90°的L形窗;所述入户门入口处是玄关区,玄关区的一侧为外墙,玄关区的另一侧从外到内依次设有卫生间、厨房和通向夹层的拐角楼梯;所述玄关区的尽端通过台阶与客厅连接;所述客厅与景观阳台连接;景观阳台与客厅之间设有纵向设置的矩形窗子和客厅门;所述矩形窗子的上端高度高于复式阁楼板所在高度;所述夹层设有卧室区,卧室区内设有卧床区、储物柜区和床前整理区。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所述小微户型的建筑面积为20-29平方米,层高3.0~3.9米。
所述小微户型的开间为3.0~3.9米,进深为5.0~6.0米。
所述卧床区所处位置的复式阁楼板距地面的高度高于床前整体区所处位置的复式阁楼板距地面的高度。
复式阁楼板的结构为:钢结构或混凝土现浇结构或钢木复合结构中的一种。
景观阳台外侧设有室外空调机位,所述景观阳台与室外空调机位之间设有检修门;所述室外空调机位和卫生间、厨房位于同侧。
台阶的阶数至少为两阶。
L形窗横向的上部设在夹层的外墙上,所述L形窗的竖直部分从夹层外墙一直延伸至平层的卫生间外墙上。
拐角楼梯的进入端沿开间方向设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在2.0-2.2米高度处设置复式阁楼板和在玄关区的尽端设置至少为两阶的台阶,拉近了客厅与卧室之间的距离,不管是从视觉感受上还是从心里感受上都使卧室更好的融入户型中,也使房间增加了层次感;通过将卫生间、厨房、拐角楼梯设在同一侧,使各个生活功能区域更加紧凑感的组合在一起,将现有的空间达到了最大化的利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小户型住宅由于居住空间小、空间利用率低、功能分区混乱、空间序列单一、缺乏人性化细节设计及通风采光条件不佳等导致住宅品质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小微户型平层的布置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小微户型夹层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小微户型的A-A剖面图。
图中:1、玄关区;2、卫生间;3、台阶;4、客厅;5、厨房;6、拐角楼梯;7、入户门;8、折叠餐桌;9、景观阳台;10、花池;11、电脑桌椅区;12、室外空调机位;13、客厅门;14、矩形窗子;15、卧床区;16、储物柜区;17、床前整理区;18、吊柜区;19、L形窗。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本发明小微户型的结构如图1-3所示,包括平层、夹层两层的复式结构,其中:室内空间为长方体,建筑面积为20-29平方米,层高3.0~3.9米,开间3.0~3.9米,进深5.0~6.0米;在离地面2.0-2.2米高度处设置有将平层、夹层分隔开的局部复式阁楼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苟元哲,未经苟元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56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母端子接头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连接器密封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