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黄素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69636.0 | 申请日: | 2016-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340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郝利民;鲁吉珂;贾士儒;吴霄玥;牛夏南;陈强;余坚勇;郑志强;马天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P17/16 | 分类号: | C12P1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王春霞 |
地址: | 10001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黄素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黄素的制备方法,属于农产品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茶黄素是指红茶中溶于乙酸乙酯成橙黄色的物质,由茶多酚类及其衍生物氧化缩合成的一类具有苯骈卓酚酮结构的多组分混合物,其主要结构为以下四种:茶黄素(TF)、茶黄素-3-没食子酸酯(TF-3-G)、茶黄素-3′-没食子酸酯(TF-3′-G)和茶黄素-3,3′-双没食子酸酯(TFDG),其结构式如式Ⅰ所示:
式Ⅰ中,茶黄素(TF)R1=R2=OH
茶黄素-3-没食子酸酯(TF-3-G)R1=OH,R2=gallate(没食子酰基)
茶黄素-3′-没食子酸酯(TF-3′-G)R1=gallate,R2=OH
茶黄素-3,3′-双没食子酸酯(TFDG)R1=R2=gallate
茶黄素是红茶的重要品质成分之一,具有抗氧化、降血脂、抗心脑血管疾病、防癌抗癌、抗菌、抗病毒和抗辐射护肝等生理药理活性,在功能食品和医药保健品等领域应用广泛。
茶黄素最早是从红茶中直接提取的,但其中茶黄素含量较低,导致提取收率不高。目前制备茶黄素的方法主要是茶多酚酶促氧化法,采用茶叶自身的多酚氧化酶为催化剂。但由于茶叶中酶含量较低,催化剂多酚氧化酶的成本一直是制约茶黄素工业化生产的关键因素。
发明专利“制备茶黄素的新工艺”(申请号:200810023581,公开号:CN101285081)利用茶叶自身的酶,使用纯乙酸乙酯相发酵,将茶叶中的茶多酚通过生物转化而制备茶黄素。
发明专利“一种茶黄素的制备方法”(申请号:200810052355,公开号:CN101235025)采用茶叶中自身的多酚氧化酶,添加山楂、柿子叶子汁为生物催化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产成本。
发明专利“一种从新鲜绿茶制备茶黄素、茶红素的方法”(申请号:200710130799.6,授权号:101096693)采用新鲜绿茶叶,经凉青后,加入果汁或蔬菜汁为催化剂,梨汁、蓝莓汁、苹果汁、葡萄汁、李子汁或茄子汁发酵,再经分离纯化得到茶黄素和不同分子量的茶红素。
发明专利“固定化多酚氧化酶催化高纯度茶多酚生产高纯度茶黄素的方法”(申请号:02136982,授权号CN1155717)将多酚氧化酶用包埋材料进行固定化,并以其为催化剂使高纯度的茶多酚氧化聚合生成高纯度的茶黄素。
目前,制备茶黄素主要采用的催化剂为新鲜茶叶自身的多酚氧化酶或者添加果汁、蔬菜汁,多酚氧化酶活性较低,导致茶黄素收率不高。因此,寻求廉价高效的多酚氧化酶来源,降低催化剂使用成本,是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茶黄素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利用金钟叶子为来源提取多酚氧化酶作为制备茶黄素的催化剂,解决了当前茶黄素生产过程中催化剂成本过高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茶黄素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木犀科连翘属落叶灌木金钟(拉丁学名为Forsythiaviridissima)叶片打碎后加入缓冲溶液进行浸提,得浸提液;
(2)过滤步骤(1)得到的浸提液,取滤液离心后收集上清液,得多酚氧化酶液;
(3)将步骤(2)得到的多酚氧化酶液和茶多酚的缓冲溶液混合,在通入空气或氧气的条件下,经反应后即得所述茶黄素。
上述的制备方法,步骤(1)中,每1g所述金钟叶片中可加入0.1~10mL所述缓冲溶液,具体可为每1g所述金钟叶片中加入1~4mL、1mL或4mL所述缓冲溶液;所述缓冲溶液的pH值可为4~6,具体可为5~5.5、5或5.5;所述缓冲溶液可为磷酸盐缓冲溶液。
上述的制备方法,步骤(1)中,所述浸提的温度可为20~30℃,具体可为25℃;所述浸提的时间可为10~30min,具体可为15~30min、15min或30min。
上述的制备方法,步骤(2)中,所述离心的转速可为5000~10000rpm,具体可为8000rpm;所述离心的时间可为10~30min,具体可为1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96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