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10-脱乙酰巴卡亭III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068684.8 | 申请日: | 2016-0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249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 发明(设计)人: | 骆健美;王敏;朱凤芝;杨亚男;王立爽;魏雪琴;申雁冰;郑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P17/02 | 分类号: | C12P17/02;C12R1/01 |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赵瑶瑶 |
| 地址: | 300222 天津市河***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微生物 发酵 生产 10 乙酰 巴卡亭 iii 方法 | ||
1.一种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10-脱乙酰巴卡亭III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Tolumonasosonensis为发酵菌种,经一级种子培养、二级发酵培养,在得到的菌体发酵液中投入底物巴卡亭III,进行C10-脱乙酰基反应转化,生成10-脱乙酰巴卡亭 III ,所述的Tolumonasosonensis由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编号为CGMCCNo.756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10-脱乙酰巴卡亭III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在得到的菌体发酵液投入巴卡亭III进行C10-脱乙酰基反应的方式是:用有机溶剂将巴卡亭III助溶,配制成的溶液加入到菌体发酵液中,巴卡亭III投入的终浓度为0.04-1g/L,有机溶剂加入的体积比例为2-2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10-脱乙酰巴卡亭III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溶剂为甲醇、乙醇、乙腈、丙酮、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的其中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10-脱乙酰巴卡亭III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10-脱乙酰基反应的转化条件是:28-37℃、150-300r/min转化培养60-144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10-脱乙酰巴卡亭III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Tolumonas osonensis的一级种子培养的方式是:将Tolumonas osonensisCGMCC No.7562在斜面上培养,22℃-30℃下恒温培养2-5d后,取一满环至种子培养基中,22℃-30℃、120-280r/min振荡培养18-30h,得到适于接种的种子培养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10-脱乙酰巴卡亭III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Tolumonas osonensis的二级发酵培养的方式是:将种子培养液以5%-15%的接种量接入发酵培养基,22℃-30℃、120-280r/min振荡培养20-32h进行二级发酵培养,得到菌体发酵液。
7.一种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10-脱乙酰巴卡亭III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Tolumonasosonensis为发酵菌种,经一级种子培养、二级发酵培养,得到菌体,将菌体破碎,在破碎菌体菌悬液中投入底物巴卡亭III,进行C10-脱乙酰基反应转化,生成10-脱乙酰巴卡亭 III,所述的Tolumonas osonensis由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 ,保藏 编号为CGMCC No.756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10-脱乙酰巴卡亭III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方法为化学破碎法、物理破碎法或干燥破碎。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10-脱乙酰巴卡亭III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方法为甲苯破碎、丙酮破碎、异丙醇破碎、超声破碎、反复冻融破碎、冷热交替破碎或干燥破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科技大学,未经天津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868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