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Linux动态链接库的多车型模拟系统及其工作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066698.6 | 申请日: | 2016-0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394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 发明(设计)人: | 田雨农;高翔;郭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楼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B23/02 | 分类号: | G05B23/02 |
| 代理公司: | 大连智高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5 | 代理人: | 李猛 |
| 地址: | 116023 辽宁省大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linux 动态 链接 车型 模拟 系统 及其 工作 方法 | ||
基于Linux动态链接库的多车型模拟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包括:上位机、模拟器和OBD终端,所述的模拟器分别与上位机、OBD终端相连;所述的模拟器,包括:CAN总线收发器、车载OBD接口、电源模块、RS232串口芯片、Linux系统、主框架系统和动态库文件;所述Linux系统分别与CAN总线收发器、车载OBD接口、电源模块、RS232串口芯片、主框架系统相连,所述的主框架系统还与动态库文件相连。解决OBD终端产品在测试阶段对实车的依赖、实现了在办公室内就可以进行多款车型的测试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OBD车联网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基于Linux动态链接库的多车型模拟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市面上大多车载OBD终端设备是通过车载OBD接口供电,基于汽车诊断协议开发的设备。设备必须先接入车辆的OBD接口获取电源,并通过读取实际适配车型的OBD诊断数据才能正常的工作。在此类产品的研发、测试阶段大多需要借助模拟ECU设备。由于测试的ECU种类的不同需要不停的更换模拟设备,这样提高了测试的复杂度。模拟ECU设备的功能单一,大多需要借助其他设备的协助才能实现与实车相同的功能,最终造成了研发成本的提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上述缺点或者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Linux动态链接库的多车型模拟系统及其工作方法,解决OBD终端产品在测试阶段对实车的依赖、实现了在办公室内就可以进行多款车型的测试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基于Linux动态链接库的多车型模拟系统,包括:上位机、模拟器和OBD终端,所述的模拟器分别与上位机、OBD终端相连;所述的模拟器,包括:CAN总线收发器、车载OBD接口、电源模块、RS232串口芯片、Linux系统、主框架系统和动态库文件;所述Linux系统分别与CAN总线收发器、车载OBD接口、电源模块、RS232串口芯片、主框架系统相连,所述的主框架系统还与动态库文件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的模拟器为嵌入式模拟器。
进一步的,所述的上位机带有车型切换、行车数据修改、车身状态修改、电平电压控制、模拟车辆打火和熄火的功能。
基于Linux动态链接库的多车型模拟系统的工作方法,是在上述系统中实现的,具体步骤如下:
S1:采集实际车辆的底盘号、行车数据、车身状态,将通信数据流保存成格式为:“车型_年款.txt”的文件;
S2:结合具体车型的协议,开发出符合时序要求的动态库文件;
S3:将不同年款通信数据流“车型_年款.txt”的文件,与相对应的车型动态库文件存入同一文件夹中;
S4:使用上位机,通过串口通信,选择所需要测试的具体车型,并选择不同的年款,将配置信息通过串口指令发送给模拟器;
S5:模拟器接收到上位机配置指令后,修改启动配置文件;在模拟器下一次启动时,读取配置文件的车辆款型,通过动态加载的方式,将所需要测试的动态库文件,加载到主框架系统中。
进一步的,在步骤S1中运用车辆诊断工具采集通信数据流。
进一步的,在步骤S1中用CAN盒将通信数据流保存成格式为:“车型_年款.txt”的文件。
更进一步的,上位机通过指令控制模拟器的电源模块模拟车辆的打火、熄火动作,同时模拟车辆的蓄电池电压输出。
更进一步的,上位机能动态的改变模拟器相应车型的行车数据、车身状态,模拟实际车辆行驶中的状态。
本发明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能够取得如下的技术效果:解决OBD终端产品在测试阶段对实车的依赖、实现了在办公室内就可以进行多款车型的测试需求。本发明实现了一种设备模拟多种车型的功能,很大程度上节约了研发、测试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楼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连楼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66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