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味龙眼干及其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66334.8 | 申请日: | 2016-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858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聚成生化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9/00 | 分类号: | A23L19/00;A23L21/25;A23N12/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051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味 龙眼 及其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龙眼深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风味龙眼干及其加 工方法。
背景技术
龙眼俗称“桂圆”,是亚热带水果,果肉风味独特,营养丰富, 具有补血益智,养血安神之功效。龙眼在采摘后易霉变、保鲜困难, 将它们加工成干果之后可有效地延长保质期。龙眼干占龙眼整个加工 品的80%以上,提高龙眼干的质量对稳定龙眼产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 作用。
传统龙眼干的加工方法主要有日晒法和火焙法,这两种方法加工 得的龙眼干原果风味较淡,果肉颜色较深,烘干过程不均匀等。随着 科学技术的进步,龙眼的加工技术也得到进步。
如中国发明专利CN101283759A公开了一种半干型龙眼干的加 工方法,先将摘下的果实进行清洗、分拣,再将龙眼果实进行烘制加 工,所述烘制加工包括以下步骤:(1)杀青、护色:在干燥机中以温度 90~100℃连续烘制10~30分钟;(2)预脱水:在干燥机中以温度80~ 100℃连续烘制8~12小时;(3)预冷却:将龙眼果实移出干燥机自然 冷却30~48小时,让龙眼内核中的水分自然蒸发出来,然后将龙眼 果实重新移入干燥机中;(4)干制:在干燥机中以温度80~90℃连续 烘制6~10小时,制得成品,使其烘制出来的龙眼干的水分含量适中, 果肉晶莹透明、口感好,能较好地保持鲜龙眼的风味。
如中国发明专利CN103393028A公开了一种新型龙眼干的加工 方法,包括原料修整、浸水、烘焙步骤,所述烘焙为先是将浸水后的 龙眼以每平方米45~60Kg铺平,在60~75℃的温度下初烘焙8~ 24h,取出,冷却后均湿,然后间歇微波干燥2~8h至所得龙眼的含 水率低于20%以下即可。最终得到含水率低于20%的龙眼干,制得的 龙眼干颜色泽金黄、原果风味浓、裂壳凹壳较少。
尽管以上方法均较好地保持了龙眼原有的风味,但是依然存在以 下问题:如加工周期过长,CN101283759A采用烘干机烘烤的方法 工序操作繁琐,需要进行多步的烘烤方能实现,尽管CN103393028A 采用间歇微波法有效缩短了加工的周期,但是微波加热的过程会由于 其加热方式是从内到外采用微波加热,会直接导致龙眼果肉营养物质 的流失;如营养流失问题严重,龙眼果肉中每100克龙眼果肉中含全 糖12%~23%、葡萄糖26.91%、酒石酸1.26%、蛋白质1.41%、脂肪 0.45%、维生素C163.7毫克、维生素K196.6毫克,还有维生素B1、 B2、P等,无论是采用烘干机的烘烤方式还是微波加热的烘烤方式, 过高的烘烤温度或者过高的微波加热功率都会造成龙眼果肉营养物 质的流失;如口味过于单一,目前的加工方法均局限在保持龙眼原有 的风味,对于如何拓展和综合利用龙眼的效用缺乏针对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味龙眼干及其加工方法,在保持龙眼 原有风味的前提下,具有加工周期短、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品质均 匀性好和成本低廉的特点。
本发明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味龙眼干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选果,从果粒中选取果形大、肉厚、成熟的果实的待加 工龙眼果实。通过选果,有效防止品质较差的劣果、烂果对产品加工 过程造成的影响,为保持品质的一致性确立原料基础。
第二步、清洗除尘,将第一步选果得到待加工的龙眼果实转移到 清水中浸5~10分钟将灰尘洗净得到干净的龙眼果实;。通过清洗除 尘,有效保证了果皮表面的清洁程度,避免在加工过程中由于果皮粘 附有灰尘对最终的产品造成质量隐患。
第三步、浸泡软化,把完成第二步清洗得到干净龙眼果实转移到 质量浓度为0.15~1%的柠檬酸溶液中浸泡5~15分钟软化龙眼果实 的果皮。在浸泡软化过程中,采用柠檬酸溶液作为浸泡液,充分利用 柠檬酸作为有机酸的特性,既发挥其作为抗氧化剂的特性避免龙眼果 实在浸泡软化过程中风味的改变,又利用其作为pH调节剂的特性在 酸性条件下对龙眼果实的果皮进行软化,充分溶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聚成生化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聚成生化技术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63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藕粉及其加工工艺
- 下一篇:一种高弹性且富含海带多糖的鱼丸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