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纳米碳晶为载体的主动靶向降血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62436.2 | 申请日: | 2016-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962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郭留希;赵清国;何本锋;武艳强;刘君丽;刘永奇;杨晋中;张建华;邵静茹;穆小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人造金刚石及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14 | 分类号: | A61K9/14;A61K47/02;A61K47/26;A61K31/505;A61P3/06 |
代理公司: | 郑州立格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6 | 代理人: | 田小伍 |
地址: | 450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载体 主动 靶向 血脂 药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心血管药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纳米碳晶为载体的主动靶向降血脂 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中饮食种类丰富,各类油炸和高脂肪类食物充斥人们时常生活,导致人 体血脂平均含量高于过去水平,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等各项指 标增高的现象尤为普遍,这种现象从中老年人开始向年轻人普及,在发达地区的少儿群体 中也越来越明显,易引起冠心病、脑中风、器官功能丧失等疾病,导致视力下降、肾功能衰 竭、肢体坏死和溃烂等。胆固醇必须与脂蛋白结合才能运送到机体的各个器官组织中。低密 度脂蛋白是一种运载胆固醇进入外围组织细胞的脂蛋白颗粒,能够将胆固醇从肝脏运送到 全身组织中。高密度脂蛋白主要是由肝脏合成,由载脂蛋白、磷脂、胆固醇和少量脂肪酸组 成。高密度脂蛋白颗粒小,可以自由进出动脉管壁,并被运送到肝脏,转化为胆汁酸或者通 过胆汁从肠道被直接排除体外。高密度脂蛋白可以摄取血管壁内膜底层沉积下来的低密度 脂蛋白,将其送回肝脏代谢。在高血脂症发病过程中,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提高,尤其是 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过量时,携带的胆固醇便会沉积附着在血管壁上,如果不及时清 除则容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动脉造影证明高密度脂蛋白含量与动脉血管管腔狭窄程度呈 现显著的负相关,是一种对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血浆脂蛋白,俗称“血管清道夫”。
目前临床上用于降低血脂以及消除血脂在血管中寄存的药物中使用最为广泛的 是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胆固醇生物合成早期阶段的限速酶即3- 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CoA)的还原酶,减少干细胞内胆固醇的合成,反馈上调 肝细胞表面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加速对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的清除,除此之外还会导致三 酰甘油的降低。他汀类药物在人体中的主要作用如下:第一,降低血脂:HMG-CoA还原酶是胆 固醇合成酶体系中的限速酶,他汀类药物通过对该还原酶的抑制使得胆固醇合成减少,促 进对浓度有极强依赖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活性提高,加速了低密度脂蛋白的分解代谢,同 时减少极低密度脂蛋白生成和向低密度脂蛋白的转换;第二,抗动脉粥样硬化:他汀类药物 因能降低血脂、减少脂质浸润和泡沫细胞形成,因此对延迟粥样硬化有利;从内皮损伤学说 角度分析,他汀类药物能够降低高脂血症患者血清内皮黏附分子水平,因而降低白细胞黏 附分子的表达以及细胞因子的生成,长期应用可以使粥样硬化消退;第三,抗骨质疏松:他 汀类药物可以改善人体骨质,高脂血症患者的血液偏酸性,容易导致骨质中钙的流失;他汀 类药物不仅能够抗骨质疏松,甚至可以起到对抗高血脂的双重作用。
传统的他汀类药物虽能一定程度上治疗高血脂疾病,但是也存在一些药物副作 用:因为他汀类药物是被动靶向用药,患者需要长期或大剂量使用药物,其结果是导致潜在 的肝酶异常及肌肉毒性;同时对高血脂的治疗往往牵涉到个人饮食习惯,而多数病人重视 不够——在服药期间仍旧摄取高蛋白高热量和高脂肪食物,使得药效减弱,用药周期增长。 中药配方以及组合物主要是从人体调理入手,虽然可以有效治疗各类动脉硬化,有一定的 阻止复发的功能,但是都是需要针对不同病因配制不同的药剂配方,不具有普遍性和系统 性治疗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纳米碳晶为载体的主动靶向降血脂药物,提供该主 动靶向降血脂药物的制备方法则是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以纳米碳晶为载体的主动靶向降 血脂药物,以纳米碳晶为载体,载体上负载有半乳糖胺(肝细胞主动靶向因子)和他汀类药 物。
进一步地,所述纳米碳晶为类球形形貌,C含量为99~100%,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晶 格间距为0.21nm;该纳米碳晶表面的C原子与内层金刚石相的C原子构成C原子的二聚体结 构,C原子的二聚体结构中的两个碳原子为非对称分布;纳米碳晶具有极细粒度平均粒径为 0<R≤20nm。传统的纳米药物载体在人体中或通过生物降解来消除其残留或通过细胞吞吐 作用排除体外,但是都会有一定的残留且会对人体产生不可逆转的损害。纳米碳晶由于颗 粒很细且本身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决定了纳米碳晶能够完全的自由进出细胞并被彻底 排出体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人造金刚石及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郑州人造金刚石及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24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