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折叠自行车车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060547.X | 申请日: | 2016-0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390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2 | 
| 发明(设计)人: | 陈宏伟;邹晓东;谢濠翔;胡斌;张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程学院 | 
| 主分类号: | B60B19/00 | 分类号: | B60B19/00;B60B25/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21116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可折叠 自行车 车轮 | ||
1.一种可折叠自行车车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轮圈(1)、中轴(2)和连接在轮圈(1)与中轴(2)之间的若干条支撑杆(3);
所述轮圈(1)由两个半圈对接而成,两个半圈一端通过第一连接机构(101)对接固定,另一端通过第二转动机构(202)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机构(202)设置于半圈的内侧且其转轴垂直于轮圈(1)所在平面,所述半圈可绕第二转动机构(202)的转轴转动;
所述半圈包括若干个依次连接的弧圈,所述弧圈包括钢圈(11)和设置在钢圈外侧的轮胎,相邻的钢圈(11)之间通过转轴平行于轮圈(1)平面的第三转动机构(203)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转动机构(203)于钢圈(11)的两面交错分布,相邻钢圈(11)可绕第三转动机构(203)的转轴转动并完全折叠;
所述支撑杆(3)一端与中轴(2)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第四连接机构(104)与钢圈(11)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杆(3)包括依次连接的若干段支撑件(31),相邻支撑件(31)之间通过转轴垂直于轮圈(1)所在平面的第五转动机构(205)转动连接,所述第五转动机构(205)设置于支撑件(31)的侧面且交错分布,相邻支撑件(31)可绕五转动机构(205)的转轴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自行车车轮,其特征在于:两个半圈的转动连接处还设有起对接固定作用的第二连接机构(102);相邻钢圈(11)之间还设有起对接固定作用的第三连接机构(103);相邻支撑件(31)之间设有起对接固定作用的第五连接机构(10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可折叠自行车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机构(101)和第三连接机构(103)所连接的钢圈(11)的对置端面设有互相配合的凹槽和凸起,所述第一连接机构(101)和第三连接机构(103)设置于互相配合的凹槽和凸起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可折叠自行车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机构(102)、第三转动机构(203)和第五转动机构(205)均为圆轴;所述第一连接机构(101)、第二连接机构(102)、第三连接机构(103)、第四连接机构(104)和第五连接机构(105)均为插销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自行车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圈的数量和支撑杆(3)的数量均为6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自行车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圈(11)与支撑杆(3)的连接处位于钢圈(11)的中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自行车车轮,其特征在于:每条支撑杆(3)包含三段支撑件(3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自行车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为免充气的实心橡胶轮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程学院,未经南京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054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塑性聚氨酯低载荷轮胎
 - 下一篇:车轮总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