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劣质催化汽油加氢改质生产超低硫汽油的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60147.9 | 申请日: | 2016-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119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刘传强;夏少青;王国旗;胡耀强;刘晓步;相春娥;刘瑞萍;孙嫚;王佩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65/02 | 分类号: | C10G6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138 | 代理人: | 周静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劣质 催化 汽油 加氢 生产 超低硫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催化汽油加氢处理领域,特别涉及劣质催化汽油加氢改质生产超低硫汽油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尾气中含有固体悬浮微粒、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铅及硫氧化合物等有害物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源头之一。为了改善空气质量,我国要求汽车用汽油应采用含硫量小于等于10μg·g-1的超低硫汽油。高硫高烯烃的劣质催化汽油是一种常用的化工产品,目前,常通过对劣质催化汽油进行加氢脱硫来生产超低硫汽油。
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通过劣质催化汽油加氢脱硫来生产超低硫汽油的方法,首先对全馏分汽油进行定向硫转移,然后进行轻重分割,重馏分汽油进行加氢脱硫和异构、芳构化,再与轻馏分汽油混合后得到汽油产品。本方法可将硫含量为1000-2500μg.g-1、烯烃含量为40-45v%的劣质汽油改质成为硫含量≤10μg.g-1、烯烃含量≤20v%、汽油研究法辛烷值(RON)损失≤1.0个单位的优质汽油。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采用现有技术生产的超低硫汽油,其辛烷值损失仍然较大,产品液体收率仅有98%wt,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用劣质催化汽油生产含硫量≤10μg.g-1、且辛烷值损失小、产品液体收率高的劣质催化汽油加氢改质生产超低硫汽油的装置及方法,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劣质催化汽油加氢改质生产超低硫汽油的装置,该装置包括:顺次连接的预加氢反应器、分馏塔、加氢脱硫反应器、 硫化氢汽提塔、辛烷值恢复反应器、热分离罐、稳定塔,以及汽提塔顶空冷器、回流罐、反应产物空冷器和冷分离罐。
所述硫化氢汽提塔顶部出口、所述汽提塔顶空冷器、所述回流罐的入口顺次连接,所述回流罐的出口与所述硫化氢汽提塔顶部入口连接。所述热分离罐的顶部出口、所述反应产物空冷器、所述冷分离罐的入口顺次连接,所述冷分离罐的出口与所述热分离罐与所述稳定塔之间的连接管线相连接。
具体地,作为优选,所述装置还包括顺次连接的循环氢脱硫器和循环氢压缩机。
所述回流罐顶部设置有第一含氢气体出口,所述冷分离罐顶部设置有第二含氢气体出口,所述第一含氢气体出口、所述第二含氢气体出口分别与所述循环氢脱硫器的入口连接。
所述加氢脱硫反应器与所述分馏塔底部出口连接的管线上设置有第一脱硫循环氢入口,所述硫化氢汽提塔底部设置有第二脱硫循环氢入口,所述硫化氢汽提塔与所述辛烷值恢复反应器连接的管线上设置有第三脱硫循环氢入口,所述循环氢压缩机的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一脱硫循环氢入口、所述第二脱硫循环氢入口、所述第三脱硫循环氢入口连接。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利用上述装置对劣质催化汽油进行加氢改质以生产超低硫汽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劣质催化汽油和新鲜氢气引入预加氢反应器进行加氢反应,得到加氢反应产物并进入分馏塔进行分馏,得到轻汽油产品和重汽油。
使所述重汽油和脱硫循环氢进入加氢脱硫反应器进行选择性加氢脱硫反应,得到加氢脱硫反应产物并进入硫化氢汽提塔除去硫化氢,得到含硫化氢的汽提产物并进入汽提塔顶空冷器进行冷却,然后进入回流罐进行气液分离,得到第一液相部分和第一气相部分,使所述第一液相部分流回所述硫化氢汽提塔,得到经所述脱硫循环氢汽提净化后的汽提塔底油。
使所述汽提塔底油与所述脱硫循环氢混合,并进入辛烷值恢复反应器进行芳构化、异构化和脱小分子硫反应,得到辛烷值恢复反应产物并进入热分离罐进行气液分离,得到第二液相部分和第二气相部分,使所述第二气相部分进入反应产物空冷器进行冷却,然后进入冷分离罐进行气液分离,得到第三液相部分和第三气相部分,使所述第三液相部分和所述第二液相部分混合后进入稳定 塔进行精制,得到超低硫汽油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01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书刊、杂志装订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动翻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