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紫茎泽兰有机肥固体菌剂、制备方法及在有机肥生产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51346.3 | 申请日: | 2016-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40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4 |
发明(设计)人: | 袁玲;黄建国;杜如万;徐明康;吴叶宽;王勇;杨水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大学;四川省烟草公司凉山州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05G3/00;C05F17/00;C12R1/39;C12R1/01 |
代理公司: | 50215 重庆辉腾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海军 |
地址: | 400715***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泽兰 有机肥 固体 制备 方法 生产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紫茎泽兰有机肥固体菌剂,所述紫茎泽兰有机肥固体菌剂由荧光假单胞杆菌的三级菌种和纤维单胞菌的三级菌种混合制成。本发明野外就地直接处理紫茎泽兰整体植株,经济适用,成本低廉,操作简单,节省劳力,适应范围广,容易普及;为解决紫茎泽兰灾害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发酵有机肥,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紫茎泽兰有机肥固体菌剂、制备方法及在有机肥生产中的应用。
技术背景
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el)为菊科(Asteraceae)泽兰属(Eupatorium Linnaeus)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中美洲的墨西哥、哥斯达黎加、乌拉圭、牙买加、古巴一带,后作为观赏植物引种到欧洲,后再引种到澳大利亚和亚洲,现已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30多个国家和地区。20世纪40-50年代入侵到中国后,迅速演变为中国西南地区的主要外来入侵植物,对当地自然和农业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危害。近10年来其入侵趋势明显,已经从原来的分布区向东北方向蔓延至重庆和湖北,将分布区扩大至长江中游地区,且这种发展势头日盛。紫茎泽兰以种子繁殖为主,也具极强的无性繁殖能力,平均以10km/年的速度蔓延而侵占牧场、草原、丢荒轮歇地等,并以单优势成片生长方式排挤其它植物,对农、林、牧的发展产生巨大危害。紫茎泽兰已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一种恶性的有毒杂草,鲜紫茎泽兰导致地方性马哮喘病,对其它牲畜和人类都有一定的伤害,霸占上亿亩的山地,形成单优群落,导致特殊的“生态灾难”。
面对紫茎泽兰对中国带来的巨大危害,目前还未找到大规模防治的有效方法,仅靠人工挖除、化学防除等手段难以奏效。随着对紫茎泽兰的化学成分、生物学活性的不断深入研究,如何积极利用其有利方面,变害为宝,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近几年,人们逐渐从治理除害的角度转向综合利用,积极开发利用紫茎泽兰,化害为利。紫茎泽兰通过预处理,可以发酵产生沼气,另外,经过脱毒处理后可作豚鼠和猪等动物的饲料。紫茎泽兰含有毒性成分,分离后的精油可以制成杀虫剂。此外,紫茎泽兰还可以用作绿肥、堆肥原料、沼气肥原料、地面覆盖物、垫圈物、除毒作牲畜饲料过腹还田、铲草烧灰用作肥料等。
紫茎泽兰内含单萜类、倍萜类、三萜类、苯丙素类、黄酮类及其衍生物等100多种化学物质。其中,部分化学物质属于化感物质,通过根系分泌、降雨淋溶和残体分解释放于土壤环境,对动物、植物、微生物产生毒性,既造成严重的生态灾难,又给农、林、牧带来巨大损失。另一方面,紫茎泽兰生长快,生物量大,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如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以及氮、磷、钾、钙、镁等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是一种良好的有机肥源。但是,紫茎泽兰的根、茎、种子皆可再生繁殖,不能采用作物秸秆还田的方法直接还田利用。此外,紫茎泽兰还存在微生物毒性,在自然堆肥过程中,抑制堆肥生物化学反应,堆肥温度较低,难于有效杀灭紫茎泽兰的营养繁殖器官和种子。因此,秸秆还田和普通堆肥均不适合紫茎泽兰的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之一,适量的土壤有机质是培肥土壤和作物高产优质的必要条件,施用有机肥料是更新和增加土壤有机质,供应植物营养的重要手段。为此,我们发明了一种野外就地堆肥处理紫茎泽兰生产有机肥的新方法,具有经济、简便、实用、省力等特点。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紫茎泽兰有机肥固体菌剂,所述紫茎泽兰有机肥固体菌剂由荧光假单胞杆菌的三级菌种和纤维单胞菌的三级菌种混合制成。
其中,紫茎泽兰有机肥固体菌剂中荧光假单胞杆菌的三级菌种的制备方法为:
一级菌种菌液:配制固体培养基(取牛肉膏0.3克,玉米淀粉1.0克,风干磨细过0.1毫米筛的紫茎泽兰粉末2.0克,氯化钠0.5克,琼脂1.5克,水1000毫升,pH值7.0-7.2制备得到),约取5毫升置于体积为20毫升的试管中,在121℃、1.5个大气压,灭菌30min,摆放斜面,冷却后接种荧光假单胞杆菌,35℃暗培养4天。无菌水洗涤培养基表面的菌落,稀释至104个细菌/毫升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大学;四川省烟草公司凉山州公司,未经西南大学;四川省烟草公司凉山州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13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