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当归抗肿瘤药物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050553.7 申请日: 2016-01-26
公开(公告)号: CN105535050B 公开(公告)日: 2017-07-04
发明(设计)人: 韩涛 申请(专利权)人: 甘肃中医药大学
主分类号: A61K36/232 分类号: A61K36/232;A61P35/00;A61P1/16;A23L33/105;G01N30/02
代理公司: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代理人: 谈杰
地址: 730000 甘肃省兰州*** 国省代码: 甘肃;6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当归 肿瘤 药物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植物提取物领域,涉及一种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当归提取物药物。

背景技术

当归是伞形科当归属植物当归Agelica sinensis (Oilv.)Diel的干燥根,为经典的常用中药,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之功效。

肿瘤是一种发病率逐年上升的疾病,尤其恶性肿瘤已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因此,寻找有效抗癌药物是目前肿瘤研究的重点。目前,随着中药抗肿瘤作用的发现,从中药中开发有效抗肿瘤药物已成为热点,当归也引起了学者关注,研究证实当归不同提取物能有效抑制肿瘤生长,显示出一定抗肿瘤活性。当归成分除多糖,挥发油外,还有其他成分,其诸多成分均有一定抗肿瘤活性。

当归多糖抗肿瘤效应

1.1 当归多糖

当归多糖(Angelicapolysaccharide,APS)为当归有效成分之一,中药多糖抗肿瘤以其作用机制多方位、多环节、高效低毒影响肿瘤细胞增殖以及有较好抗肿瘤特点而被学者广为关注。近年来,有关中药多糖抗肿瘤研究已取得重大进展。研究显示,当归多糖亦显示出良好抗肿瘤效应,随着研究不断深入,已从当归中获得多种多糖组分,且不同多糖抗肿瘤机制各异。

1.1.1 APS-1cII

曹蔚等通过研究APS-1cII(Angelicapolysaccharide-1cII,APS-1cII)抗肿瘤机制,证实均一性APS-1cII对体外培养肿瘤细胞无增殖抑制作用,但对S180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具抑制效应,且能增加荷瘤机体免疫细胞数量和免疫器官质量,并刺激免疫细胞分泌TNF-α、IL-1β。此机制可能与APS-1cII参与荷瘤机体免疫调节直接促使肿瘤凋亡或间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有关,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作用于非特异性及特异性免疫细胞,综合实现体内抑瘤作用。

1.1.2 APS-bII

陈曦等从当归粗多糖中分离纯化到均一性杂多糖APS-bII,并探讨了APS-bII体外抗肿瘤机制,结果表明,APS-bII浓度范围为(3~1000mg/L)时,可对人结肠癌细胞SW-1116和人肝癌细胞HepG2产生较为显著增殖抑制作用。研究证实,多数多糖抗肿瘤机制为通过直接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或间接增强免疫功能实现抗肿瘤作用。APS-bII虽能对体外培养的多种肿瘤细胞产生抑制,但其作用机制尚且不明,有待更为深入的研究。

1.1.3 APS-3c

曹蔚等从当归中分离纯化得到新型酸性多糖APS-3c,用于研究其对体外培养肿瘤细胞的毒性,结果表明,相比对照组APS-3c对人HeLa和HepG2细胞没有显著增殖抑制效应,而对人白血病HL-60及SWlll6肿瘤细胞有一定毒性。

1.1.4 APS-2а

通过建立小鼠肉瘤S180移植模型,证实当归酸性多糖APS-2а对S180荷瘤小鼠具抑瘤作用,能显著提高荷瘤机体胸腺和脾脏指数。这与APS-2а具一定免疫调节作用相关。但低剂量APS-2а对小鼠肉瘤S180抑制效果最为显著,抑瘤率达49.49%(P<0.05),APS-2а抑瘤作用与剂量呈负相关性,此抑瘤机制较为特殊,有待进一步研究。

1.1.5 APS-3b

研究发现,当归酸性多糖APS-3b能显著抑制S180肿瘤生长,延长S180荷瘤小鼠生存时间,这与APS-3b促进脾细胞增殖,上调脾细胞中IFN-gamma、IL-6及IL-2mRNA表达,促进腹膜巨噬细胞产生TNF-alpha及NO相关。

1.1.6 APS

郑敏等用APS研究了对人白血病K562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作用,得出结论,APS对K562细胞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并可降低K562细胞C-MYC表达水平,促进其向红、粒细胞方向分化,这与APS阻止K562细胞由G0/G1过渡至S、G2+M期,影响参与K562细胞增殖与分化的相关基因而产生抗肿瘤作用有关。华自森等证实APS能够抑制K562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并促进其分化,这与APS使K562细胞核中STAT3表达减少,影响JAK2/STAT3核转位活化和信号分子表达相关。可见,APS是一类极具价值、并具前景的抗肿瘤药物。

1.1.7 硫酸酯化APS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中医药大学,未经甘肃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05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