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胶囊破胶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49925.4 | 申请日: | 2016-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75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王煦;卿方利;樊乙均;余佳妍;代家兴;李和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8/66 | 分类号: | C09K8/66;C09K8/70 |
代理公司: | 成都君合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8 | 代理人: | 廖曾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胶囊 破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及天然气勘探与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微胶囊破胶 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压裂液是压裂技术的重要部分,是油气井增产增注主要措施之一。压裂液 是用于造缝和携砂的液体,因此在施工作业中要求具有较高的粘度保证支撑剂 顺利进入裂缝,避免堵塞井筒和裂缝的孔吼及孔道;同时在储层中要求压裂液 对地层伤害小,耐温耐盐耐剪切,不污染储层。
随着对油气田勘探开发的难度不断加大,虽然目前已研究开发了抗高温清 洁压裂液、微束聚合物压裂液、无聚合物压裂液以及新型原油基压裂液等新型 压裂液,但目前国外仍然有大约65%的压裂液以水基为主,而国内水基压裂液 的使用比例也达到了80%。
压裂造缝完成,为保持支撑剂填充层的导流能力需要适量的破胶剂破坏压 裂液中增稠剂的高分子结构,降低流体粘度防止流体虑失给地层和环境造成伤 害。而传统的破胶剂不能满足泵注要求,且破胶剂用量受限,容易提前破胶堵 塞井筒或破胶不彻底导致压裂失败。因此综合考虑目前开采困难、环境保护、 地层配伍性等问题,有必要对水基压裂液用化学助剂改性,并配置配伍性较好 的压裂液用于油、气井压裂作业,以达到施工增产增注的目的。水基聚合物压 裂液在加砂压裂施工过程中,有必要添加合适的破胶剂保证压裂液顺利破胶返 排,减少对地层的伤害。可通过改性破胶剂提高传统破胶剂的使用剂量和缓释 性能,使压裂液能在理想的时间、空间、环境条件下顺利破胶返排,保证压裂 施工前后的粘度需求。
20世纪90年代国内石油各高校,中科院等科研机构相继开展了胶囊破胶 剂的研究,并取得一定的成果。而国内现有制备胶囊破胶剂使用较多的手段是 通过物理方法:如空气悬浮、底喷、侧喷流化床、喷雾造粒等大型机械设备造 粒并包覆传统的破胶剂。虽然制备的产品壁材包覆均匀,且具备一定的化学、 机械稳定性,基本能够达到施工要求的缓释效果。但设备成本太高,设备操作 难度大且工艺操作复杂不易控制,颗粒圆球度低,包覆材料常用人工合成的聚 合物,对环境保护带来问题。现阶段的研究除了物理手段还有化学手段,此类 方法大多停留在室内研究阶段,未进入现场应用和工业化投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球度良好、粒径分布均匀、有效含量较高且 具备缓释破胶性,在压裂施工中能在理想条件下有效破胶植物胶水基压裂液的 过硫酸铵微胶囊破胶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投入成本低、对机械设备及操作要求不 高、制备工艺简单的上述过硫酸铵微胶囊破胶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微胶囊破胶剂,主要由芯材为过硫酸 铵,衣材为乙基纤维素,保护剂为植物胶水溶液构成,其中,按质量百分比 计,芯材与衣材的质量比为2:1~1:4。
本技术方案中,所使用的芯材以过硫酸铵为主,现场中过硫酸铵的使用最 为普遍,效果最为显著;所用衣材乙基纤维素具备良好的热稳定性,能生成坚 韧薄膜;所用保护剂主要是由溶质为植物胶,溶剂为水构成的溶液,溶质和溶 剂均无毒,对环境对人体无伤害。该胶囊破胶剂主要用于植物胶水基压裂液的 破胶,作业时能通过储层的温度、压力、液体等条件使囊衣材料逐渐溶解,从 而实现芯材的缓释释放,避免破胶剂泵送过程中发生提前破胶而导致的井筒堵 塞,对压裂造缝施工造成不良影响。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进一步地,所述植物胶水溶液为质量百分浓度为 1%~2%的明胶水溶液。明胶具有良好成膜性、可降解性,并且具有溶胶——凝 胶可逆转换性,因此这里优选明胶水溶液作为植物胶保护剂,用于外水相保护 液时,可以有效防止芯材从衣材溶液向外扩散,保证包覆有效含量和微胶囊产 率。
一种上述微胶囊破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2:1~1:4的质量比称量过硫酸铵和乙基纤维素,并制备植物胶水溶 液作为保护剂,备用;
(2)选择能够与乙基纤维素配伍且具有挥发性的有机溶剂,在恒速搅拌 的条件下配置质量百分浓度为2%~6%的乙基纤维素有机溶液;
(3)将称量好的过硫酸铵缓慢加入配置好的的乙基纤维素有机溶液中, 并持续搅拌至乳化形成S/O悬浮体系;
(4)改变搅拌速率,将步骤(3)制得的S/O悬浮体系成细线状缓慢加入 制备好的植物胶水溶液中,恒速搅拌使之产生大量微胶囊,制得S/O/W复乳 化体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99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