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多酚提取循环利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49481.4 | 申请日: | 2016-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28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朱邦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朱家楼子休闲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31/24 | 分类号: | C07C231/24;C07C237/06;C07D473/12;C07G99/00;C07D311/62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42103 | 代理人: | 蒋悦 |
地址: | 4431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多酚 提取 循环 利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多酚提取循环利用方法。
背景技术
提取茶多酚有效成分得率低,浪费大,成本高;不能合理利用茶渣,使茶氨酸废弃;脱洗咖啡因时无吸附力;营养成分流失。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茶多酚提取循环利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连续逆流提取:经过采摘、筛选预处理的茶叶原料由投料装置投入提取槽,在刮板及螺旋的机械力推动下沿槽移动,与溶剂充分接触提取后,在出料段挤水后被排出;提取溶剂进入提取槽后,在重力作用下从高向低流动,茶叶提取液从溢流口排出,即儿茶素渣。(2)茶渣分离茶基酸,采用分子量3500Da的超滤膜、反渗透膜来分离并收集儿茶素渣中的茶氨酸。。采用分子量3500Da的超滤膜、反渗透膜来分离并收集儿茶素渣中的茶氨酸,综合得率达54.05%,产品纯度达10%,茶渣生物值可达55%,是有机肥的主要原料,这样提高了茶叶深度开发利用的综合效益,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
(3)离子交换柱工艺:离子交换法提取茶氨酸;将步骤(2)分离的茶氨酸再通过超滤、脱色预处理后,选定吸附工艺条件为pH 3.4、液浓度3.0mg/ml、流速每小时1.7柱床体积,以pH 11.3的氨水洗脱后,得到茶氨酸。得到茶氨酸含量为58%,茶氨酸回收率为82%,在获得效益的同时,也减少了废水污染
(4)超临界CO2萃取工艺:将步骤(2)分离的茶氨酸后的儿茶素渣经超临界CO2萃取得到咖啡碱、茶多酚,经冷冻干燥后得到产品。
步骤(1)中的溶剂为水、乙醇、丙酮中的任意一种,优选为水。
步骤(1)中,茶叶原料与溶剂两者做逆向萃取,茶叶原料与溶剂的接触面始终处于高浓度差状态下,经过多级渗溶提取后,茶叶料渣被排出,而提取液则由茶叶有效成分逐级渗入而变成高浓度提取液,并从相反的方向流出。
茶叶原料与溶剂的接触面的质量浓度差为20%-30%,提取液则由茶叶有效成分逐级渗入而变成高浓度提取液,其高浓度提取液的质量浓度为70%-80%。
步骤(4)所述的超临界提取还可以为藻类提取,即,将步骤(2)分离的茶氨酸后的儿茶素渣置于藻类中,黑暗中,搅拌10-12h后,用乙醇溶液梯度洗脱,回收乙醇流化床喷雾干燥后即可得到茶多酚。
所述的藻类为小球藻、微绿球藻、纤细裸藻、极大螺旋藻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的儿茶素渣与藻类的质量比为10-15:1-3。
藻类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本发明利用藻类将儿茶素渣中的茶多酚在黑暗(光照会影响小球藻的生长)条件下进行吸附,待吸附完成后,再在乙醇溶液中洗脱吸附有茶多酚的藻类,使茶多酚更加纯净。
本发明中,连续逆流提取,该工艺应用于茶叶深加工过程中,茶叶和热水在提取装置内同时作相反方向的连续逆流运动,在逆流过程中实现茶汁或提取物的连续化提取作业,茶叶内含物浸出率高。与国内目前普遍采用的间歇性提取工艺相比,连续逆流提取具有提取液浓度高、有效成分提取率高的优点,能提高茶叶原料利用率。
该工艺实现连续化全封闭作业、动态逆流提取,起到节省人力、减少溶剂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作用。由投料装置、输送链轮组件、传动带、刮板、溶剂进口、提取液出口、排渣口等组成。首先,经过预处理的茶叶原料由投料装置投入提取槽,在刮板及螺旋的机械力推动下沿槽移动,与水等溶剂充分接触提取后,在出料段挤水后被排出;水等提取溶剂进入提取槽后,在重力作用下从高向低流动,茶叶提取液从溢流口排出。茶叶原料与水等提取溶剂,两者作逆向运动,接触界面始终处于高浓度差状态下,经过多级渗溶提取后,茶叶料渣被排出,而提取液则由于茶叶有效成分的逐级渗入而变成高浓度提取液,从相反的方向流出,从而实现茶叶中有效成分的最大限度的提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朱家楼子休闲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朱家楼子休闲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94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料袋箱托盘
- 下一篇:具有叉字型双轴套的枢钮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