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测定食用香精中咪唑、二甲苯麝香和芝麻酚残留量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044970.0 申请日: 2016-01-22
公开(公告)号: CN105510504B 公开(公告)日: 2017-05-17
发明(设计)人: 廖惠云;庄亚东;李朝建;熊晓敏;石怀彬;刘献军;王珂清;张媛;尤晓娟;朱莹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主分类号: G01N30/88 分类号: G01N30/88;G01N30/06
代理公司: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43 代理人: 顾伯兴
地址: 210011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测定 食用 香精 咪唑 二甲苯 麝香 芝麻 残留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气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测定食用香精中咪唑、二甲苯麝香和芝麻酚残留量的方法,属于食品添加剂理化指标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咪唑(分子结构式如下所示),即1,3-二氮唑,是一个五元杂环芳香性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3H4N2,分子量为68.08,CAS号为288-32-4,它也是一个生物碱,呈白色或浅黄色固体结晶,易溶于水、乙醇、乙醚、氯仿、吡啶,微溶于苯,极微溶于石油醚,具有酸性,也具有碱性。咪唑为平面五元环状化合物,它的两个氮原子间存在永久偶极,极性很强,偶极矩为3.61D,并且分子间存在氢键缔合,导致了咪唑具有反常高的沸点(256℃)。分子中存在一个6电子共轭大π键,故具有典型的芳香性。与氢以σ键相连的氮原子提供一对电子,环内其余四个原子各提供一个电子成键。毒理学数据表明该物质有毒,对小鼠经口LD50为18.80mg/kg,注射LD50为610mg/kg,其毒性及防护方法与乙二胺相似。此外,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综合文献结果,一般说来,咪唑并不直接当作食品添加剂使用,很大可能是作为副产物而被引入使用。

二甲苯麝香(分子结构式如下所示),又称2,4,6-三硝基-3,3-二甲基-5-叔丁基苯,由间二甲苯用异丁烯烷基化后再硝化反应而得,它是单一的化合物,不同于麝香属于天然的多组分混合物。化学式为C12H15N3O6,分子量为297.27,CAS号为81-15-2,呈现浅黄色粉状或针状结晶,具较粗麝香香气,熔点为112.5-114.5℃,沸点为200-202℃,在95%乙醇中的溶解度为7g/L(25℃),易溶于苯甲酸苄酯和邻苯二甲酸二乙酯,不溶于水、甘油和丙二醇,有干甜的麝香样动物香气,气势较弱但留香长。二甲苯麝香作为高持久性、高生物蓄积性物 质,已被欧盟化学品管理署(ECHA)列为高关注度物质(Substances of Very High Concern,SVHC)。欧盟“保健和环境科学委员会”致癌、致突变或致生殖毒性(CMR)专家工作组在第29次会议上将二甲苯麝香列为第3类物质。国际日化香料协会(IFRA)计划在IFRA标准第44次修订稿中建议二甲苯麝香不作为日化香料成分使用。国际日化香料研究所(RIFM)也建议二甲苯麝香不得用于唇用产品或口腔卫生用品。我国化妆品卫生规范及欧盟化妆品规程(Council Direc2tive 76/768/EEC)中规定二甲苯麝香为化妆品组分中限用物质(不得用于口腔卫生用品),在香精、花露水和其它产品中的限量分别为1.0%、0.4%和0.03%。

芝麻酚(分子结构式如下所示),又称3,4-亚甲二氧基苯酚,化学式为C7H6O3,分子量为138.12,CAS号为533-31-3,熔点为62-65℃,沸点为113-116℃,略溶于水,呈现白色至浅黄色结晶性粉末或颗粒,易溶于乙醇、乙醚,芝麻酚的合成技术主要有三条:其一是从芝麻油中提取,其二是从胡椒胺出发进行全合成,其三是从洋茉莉醛出发的半合成路线。芝麻酚的致肿瘤数据表明:大鼠经口TDLo为874mg/kg/2Y-C,瘤-致癌的RTECS标准,胃肠道-肿瘤;小鼠经口TDLo为1092mg/kg/2Y-C,瘤-致癌的RTECS标准,胃肠道-肿瘤;大鼠经口TD为1092mg/kg/2Y-C,瘤-致癌的RTECS标准,胃肠道-肿瘤;小鼠经口TD为1612mg/kg/2Y-C,瘤-致癌的RTECS标准,胃肠道-肿瘤。2006年,日本厚生劳动省宣布禁用的42种食品添加剂中就包括芝麻酚。

食用香精是日常生活、轻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化合物质,其安全性是食品总体安全性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而食品安全性控制的源头,根本在于生产原料,为此,必须对食用香精中关注的化合物质进行监控。文献调研表明,现行检测咪唑、二甲苯麝香和芝麻酚的方法主要有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鉴于咪唑、二甲 苯麝香和芝麻酚在食用香精中有可能被用到,因此探索一种快速、准确的同时检测咪唑、二甲苯麝香和芝麻酚的方法,对食用香精中该系列物质的残留量进行有效控制,进而保障食用添加剂的使用安全性,就显得非常迫切和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苏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49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