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区分乳酸菌菌种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44832.2 | 申请日: | 2016-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77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黄艳娜;李楠;游春苹;刘振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52 | 分类号: | C12Q1/52;C12Q1/32;C12Q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朱水平;沈利 |
地址: | 20110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区分 乳酸菌 菌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快速区分乳酸菌菌种的方 法。
背景技术
乳酸(Lacticacid)是一种天然存在的有机酸。由于其分子内含有一个 不对称的碳原子,所以具有D-和L-两种构型。D-乳酸为右旋;L-乳酸为左 旋;当D-乳酸和L-乳酸等比例混合时,即为消旋的DL-乳酸。
通常,乳酸菌可以合成D-型、或L-型或DL-型的乳酸,依菌种不同而 异。对于菌落形态相似的乳酸菌,由于培养过程中难以区分,增加了菌种污 染的不确定性。菌种鉴定的常用手段一般是挑选单克隆进行培养后,抽提基 因组进行16SrDNA序列的扩增,然后进行测序,根据测序结果进行同源 BLAST,整个流程通常需要3~4天才能完成。而常规的乳酸菌菌种鉴定试剂 盒,如鉴定乳酸菌的API50试剂盒,由于含有49种碳源,一一比对,有时 也无法得到准确的结果,且该试剂盒价格十分昂贵,不适合推广使用。因此, 对于菌落和显微形态均较为相似的菌种需要一种更为简便的方法,以达到准 确区分菌种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鉴定菌种的16SrDNA 测序法耗时长而现有的乳酸菌菌种鉴定试剂盒API50试剂盒区分乳酸菌菌 种操作繁琐、价格昂贵、检测结果不稳定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快速区分 乳酸菌菌种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无需提取待检菌种的基因组进行16srDNA 的扩增,能够准确、快速、简便地区分菌落形态和显微形态相似的乳酸菌菌 种。
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技术方案之一:一种快速区分乳酸菌菌种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以下步骤:
(1)将待检乳酸菌菌种的培养液离心,取上清稀释20-25倍,得稀释培 养液上清;
(2)用D-乳酸脱氢酶和L-乳酸脱氢酶按如下表1所示体系分别与步骤 (1)所述稀释培养液上清进行反应:
表1乳酸测定的反应体系
其中,所述稀释培养液上清、水、双甘氨肽缓冲液、NAD+与D-谷氨酸 -丙酮酸转氨酶在加入D或L-乳酸脱氢酶前混合,混合时间2-4min,然后读 取溶液吸光值A1,然后加入D-乳酸脱氢酶或L-乳酸脱氢酶反应,反应时间 为4-6min,然后读取溶液吸光值A2;
(3)分别计算步骤(2)中所述对照和所述样品的吸光值变化值(A2-A1), 将所述样品的吸光值变化值减去所述对照的吸光值变化值得ΔAD-乳酸或ΔAL-乳酸;将所得ΔAD-乳酸或ΔAL-乳酸代入以下公式,计算得到步骤(1)所述待检乳 酸菌菌种的D-乳酸或L-乳酸浓度:
其中,V为终体积,单位为mL;MW为乳酸的分子量,单位为g/mol; ε为340nmNADP的消光系数;d为光路,单位为cm;v为样品体积,单位 为mL;根据得到的所述待检乳酸菌菌种的D-乳酸和L-乳酸的浓度的比值对 所述待检乳酸菌菌种进行区分。
本发明步骤(1)中,所述待检乳酸菌菌种的培养液可以通过本领域常 规的方法获得,例如通过在培养基中培养获得。所述培养基可以为本领域常 规的用于培养乳酸菌的培养基,较佳地为MRS液体培养基。所述培养的条 件可以为本领域常规的培养乳酸菌的条件,所述培养的温度可以为本领域常 规的温度,较佳地为37℃。所述培养的时间可以为本领域常规的时长,较佳 地为36-48h,更佳地为48h。所述培养的方法可以为本领域常规的方法,较 佳地为静置培养。取上清稀释20-25倍,较佳地为取上清稀释20倍。
本发明步骤(2)中,所述双甘氨肽缓冲液可以为本领域常规的缓冲液, 即甘氨酰甘氨酸缓冲液。所述双甘氨肽缓冲液的浓度可以为本领域常规的浓 度,较佳地为0.5mol/L。所述双甘氨肽缓冲液的pH值可以为本领域常规的 pH值,较佳地为8.9。所述混合时间为2-4min,较佳地为2min,所述反应 时间为4-6min,较佳地为5min。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发 明各较佳实例。
本发明所用试剂和原料均市售可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48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