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41791.1 | 申请日: | 2016-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111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光;汪栋;肖宇;姜晶晶;冯贺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 | 分类号: | G02F1/13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汪源;陈源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面板 及其 制备 方法 检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该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和对盒基板,阵列基板包括:第一衬底基板,第一衬底基板上设置有第一基准标记和通过阵列基板制程依次形成的若干层第一结构层,对盒基板包括:第二衬底基板,第二衬底基板上设置与第一基准标记对应的有第二基准标记和通过对盒基板制程依次形成的若干层第二结构层,其中,第一基准标记和第二基准标记的材料为荧光材料。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一衬底基板和第二衬底基板上分别预先设置好对应的第一基准标记和第二基准标记,从而可在对盒处理之后对阵列基板和对盒基板的对盒程度进行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显示面板是由阵列基板和对盒基板构成,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当阵列基板与对盒基板完成对盒后,需要将形成的显示面板进行多项指标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对生产工艺进行调整,以使得产线具备更高的良品率。
显示面板成盒后的对位程度和发生挤压后各结构层与对应衬底基板的位移,是影响显示面板质量的重要指标。显示面板成盒之前我们可以分别管控阵列基板中的衬底基板和对盒基板上的衬底基板的TP值,来保证阵列基板和对盒基板的对盒度。但是填充液晶后导致两个衬底基板产生小范围的位置偏移、以及对显示面板进行挤压而使得阵列基板和/或对盒基板上的至少部分结构层与对应的衬底基板之间产生小范围的位置偏移,会对显示面板的质量产生一定影响。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两个衬底基板之间产生的位置偏移和各结构层在被挤压后产生的位置偏移,无法进行宏观观察和测量,从而导致在针对这两种位置偏移指标进行生产工艺调整时没有数据基础,进而导致无法对生产工艺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
由上述内容可见,提供一种对显示面板成盒后的对位程度和发生挤压后各结构层与对应衬底基板之间的位移的检测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可对阵列基板与对盒基板之间的对位程度进行检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和对盒基板,所述阵列基板包括:第一衬底基板,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上设置有第一基准标记和通过阵列基板制程依次形成的若干层第一结构层,所述对盒基板包括:第二衬底基板,所述第二衬底基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基准标记对应的第二基准标记和通过对盒基板制程依次形成的若干层第二结构层,所述第一基准标记和所述第二基准标记的材料均为荧光材料。
可选地,所述第一基准标记和所述第二基准标记被第一激活光线照射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可选地,所述阵列基板中的至少一层所述第一结构层为第一待检测结构层,所述第一待检测结构层上对应所述第一基准标记的位置形成有第一检测标记,所述第一检测标记的材料为荧光材料;
和/或,所述对盒基板中的至少一层所述第二结构层为第二待检测结构层,所述第二待检测结构层上对应所述第二基准标记的位置形成有第二检测标记,所述第二检测标记的材料为荧光材料。
可选地,当所述阵列基板中的至少一层所述第一结构层为第一待检测结构层时,各所述第一检测标记和所述第一基准标记在被第二激活光线照射后发出的光的颜色均不同。
可选地,当所述对盒基板中的至少一层所述第二结构层为第二待检测结构层时,各所述第二检测标记和所述第二基准标记在被第三激活光线照射后发出的光的颜色均不同。
可选地,所述第一基准标记位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朝向所述第二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基准标记位于所述第二衬底基板朝向所述第一衬底基板的一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
在第一衬底基板上形成第一基准标记,所述第一基准标记的材料为荧光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17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