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氮唑取代的苯乙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37936.0 | 申请日: | 2016-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17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杜正银;董涛生;刚芳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49/06 | 分类号: | C07D249/06;C07D249/04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62002 | 代理人: | 李艳华 |
地址: | 73007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氮唑 取代 酮类 化合物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合成化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氮唑取代的苯乙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1,2,3-三氮唑类化合物独特的化学和结构特性,1,2,3-三氮唑及其衍生物受到了化学家普遍的关注,并在药物化学和材料科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例如,在药物化学方面,它们可以作为HIV蛋白酶抑制剂、抗癌药物、抗结核药物、抗菌剂等;在材料科学方面它们可以作为高能材料、润滑剂、染料、光稳定剂等。
鉴于1,2,3-三氮唑类化合物日益增长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化学家开始寻求它们的合成方法。目前,合成取代的1,2,3-三氮唑类化合物的方法有如下几类:⑴叠氮化物和炔烃发生 1,3-偶极环加成反应;例如Huisgen最早提出了利用该方法来合成1,2,3-三氮唑类化合物,然而绝大多数情况下,该方法得到的是区域异构的混合产物,并且局限于强吸电子的炔烃参加反应。后来,Fokin 和 Sharpless报道了Cu(I)催化的叠氮化物和终端炔烃反应区域选择性地合成1,4-二取代-1,2,3-三氮唑类化合物的方法(Angew. Chem., Int. Ed. 2002, 41, 2596-2599.)。紧接着他们与Jia合作用Ru(II)催化苄基叠氮化物和终端炔烃反应,区域选择性地合成了1,5-二取代-1,2,3-三氮唑类化合物(J. Am. Chem. Soc. 2005, 127, 15998-15999.)。⑵叠氮化物与溴-镁乙炔化物反应后添加亲电试剂(如Org. Lett. 2004, 6, 1237-1240.);⑶现有的三氮唑环金属化后与亲电试剂反应(如J. Org. Chem. 1997, 62, 9177-9181.);⑷5-卤代-1,2,3-三氮唑类化合物的交叉偶联反应(如Synthesis 2005, 16, 2730-2738.)。但以上方法有一定局限性,即它们必须使用有机金属试剂或卤代三氮唑类化合物,更重要的是通过上述方法只能合成简单的烷基或芳基取代的1,2,3-三氮唑类化合物,不能合成三氮唑取代的苯乙酮类化合物。迄今为止也未见公开有关三氮唑取代的苯乙酮类化合物的合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简便、高效的三氮唑取代的苯乙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三氮唑取代的苯乙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指依次将催化剂、1,4-二取代-1,2,3-三氮唑类化合物、α-溴代苯乙酮类化合物和碱加入溶剂中,在80℃~140℃下反应24小时,反应完全后得反应液;该反应液依次经常规萃取、干燥、浓缩、柱层析分离后即得;其中
所述催化剂与所述1,4-二取代-1,2,3-三氮唑类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20~80;所述1,4-二取代-1,2,3-三氮唑类化合物与所述α-溴代苯乙酮类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2~4;所述1,4-二取代-1,2,3-三氮唑类化合物与所述碱的摩尔比为1:1.5~3;所述1,4-二取代-1,2,3-三氮唑类化合物与所述溶剂的摩尔比为1:141~360。
所述催化剂是指醋酸钯、氯化钯、醋酸铜、纳米铜、铜粉、碘化亚铜、氯化亚铜、溴化亚铜中的一种。
所述1,4-二取代-1,2,3-三氮唑类化合物中的R1为H、苯基、4-甲基苯基、4-氟苯基、4-甲氧基苯基、3-甲基苯基、3-氯苯基中的任意一种;R2为苄基、4-甲基苄基、4-氟苄基、4-硝基苄基、苯基、烯丙基、叔丁基、丙基、己基、辛基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α-溴代苯乙酮类化合物中的R3为H、4-氟、4-甲氧基、4-硝基、3-氯、3-甲氧基、2-氯、2-甲氧基、2-甲基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碱是指四乙基醋酸铵、四丁基醋酸铵、醋酸铵、碳酸钾、碳酸铯、三乙胺、吡啶中的一种。
所述溶剂是指N-甲基吡咯烷酮、1,2-二氯乙烷、二甲基亚砜、二甲基甲酰胺、乙腈、甲苯、二甲苯、二氧六环中的一种。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所合成的三氮唑取代的苯乙酮类化合物(该化合物的反应式如图1所示)中包含1,2,3-三氮唑结构片段和苯乙酮结构片段,在医药、农药、有机合成和材料方面有着很好的应用潜力,具有较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2、本发明操作简单,所得产物收率高,可实现规模化生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师范大学,未经西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79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