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液分离仿生电子鼻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36949.6 | 申请日: | 2016-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84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孙友宏;常志勇;翁小辉;刘宝昌;慕海锋;郭威;高科;邓孙华;马云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2201 | 代理人: | 邵铭康,朱世林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 仿生 电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机械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液分离仿生电子鼻。
背景技术
井下随钻检测是录井行业的一个主要发展趋势,传感器技术是实现随钻测量与自动控制的重要环节。鉴于电子鼻在食品、医药、农业、环境监测、公共安全等领域的优异表现,将电子鼻技术应用到随钻检测,也必将会是一个很有前景的研究方向。在随钻检测的过程中,高效地实现井下油气与钻井液的分离,并进行高精度的测量,是成功实现油气检测的关键。
龙虾嗅觉器官表面呈阵列分布的细小毛发,有对液体中含有的气味分子进行分离的作用,然后通过其表面的敏感物质捕捉气味分子引起的化学信号,具有高敏感性和高效性的特点。
不同的气室结构,将会对气体传感器的响应速度与响应值有显著的影响。猫的嗅觉反应受到周围环境中的气体浓度,以及鼻腔中气流形式和流速的三重作用影响,而鼻腔中的气流形式和流速又受到鼻腔结构的影响。经过长期的进化,猫具有较为完善的鼻腔结构和嗅觉能力,因此,仿照猫鼻腔的结构和功能,对气体传感器的结构进行仿生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仿照龙虾嗅觉器官的表面结构设计仿生分离器,提高了气液的分离效率,仿照猫鼻腔的结构和功能对气体室的结构进行仿生设计,通过仿生设计提高了传感器的检测精度和灵敏度,也拓展了传感器的测量范围。
本发明由仿生分离器A、气体室B、传感器阵列C和扰流体D组成,其中仿生分离器A的圆台体大圆与气体室壳体B中进气段3的圆台体大圆连接;扰流体D中后扰流段11的外螺纹10与气体室B中检测段6的内螺纹7螺纹连接;传感器阵列C固接于气体室B的检测段6中,且位于扰流体D的后扰流段11前部;仿生分离器A的圆台体侧表面所设仿生结构单元E中底板16的长度方向沿仿生分离器A的圆台体侧表面周向排列,仿生结构单元E中底板16的宽度方向沿仿生分离器A的圆台体母线方向排列,仿生结构单元E中主扰流柱Ⅰ15、主扰流柱Ⅱ18、副扰流柱组Ⅰ14和副扰流柱组Ⅱ17的尾部朝向与气流方向一致。
所述的仿生分离器A为空心圆台体,圆台体大圆直径d1为20-30mm,圆台体小圆直径d2为5-8mm,圆台体高L1为30-45mm;圆台体小圆端呈封闭状态,其外表面不设仿生结构单元E和半透膜1;相邻的仿生结构单元E沿圆台体表面母线方向和周向均为对齐排列,且相邻两排仿生结构单元E的中心沿圆台体表面母线方向的间距h15为300um、沿圆台体表面周向方向的间距L14为1000um;圆台体内侧壁设有半透膜1,圆台体壁厚h1为1-2mm,圆台体侧表面设有仿生结构单元E,圆台体侧壁上均匀分布有透气孔2,透气孔2为圆柱形,其直径d12为20-30um,透气孔2在圆台体侧壁上的分布与仿生结构单元的排列相对应,每个仿生结构单元沿圆台体母线方向对称分布有三组透气孔2,相邻两组透气孔2的间距L12为100um;每组5-7个透气孔2在圆台体周向对称均匀分布,两个相邻透气孔2的中心距L13为60-80um。
所述的气体室B由进气段3、传输段4、扩散段5和检测段6组成,进气段3、传输段4、扩散段5和检测段6自左至右依次连接;进气段3、传输段4、扩散段5和检测段6的壁厚h2均为2-3mm;进气段3为圆台体,其中圆台体大圆直径d5为20-30mm,圆台体小圆直径d4为5-8mm,圆台体高h4为7-10mm;传输段4为空心圆柱体,其中圆柱直径与进气段3中圆台体小圆直径d4相同,圆柱体高L3为15-20mm;扩散段5为圆台体,其中圆台体大圆直径d3为20-30mm,圆台体小圆直径与进气段3中圆台体小圆直径d4相同,圆台体高h3为4-6mm;检测段6为空心圆柱体,圆柱外径与扩散段5的圆台体大圆直径d3相同,圆柱长L2为50-60mm;检测段6右部设有内螺纹7。
气体室B的结构采用仿猫鼻流道的结构进行设计,进气段3采用圆台体,增大进气口与气源的接触面积,以便捕捉到更多的气味分子;减小传输段4的截面积,利于提高气体的传输速度,提高气流的动能,以便在检测段6与扰流体作用形成紊流,增大气体分子与敏感元件的接触面积,提高测量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69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