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液分离仿生电子鼻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36949.6 | 申请日: | 2016-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84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孙友宏;常志勇;翁小辉;刘宝昌;慕海锋;郭威;高科;邓孙华;马云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2201 | 代理人: | 邵铭康,朱世林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 仿生 电子 | ||
1.一种气液分离仿生电子鼻,其特征在于由仿生分离器(A)、气体室(B)、传感器阵列(C)和扰流体(D)组成,其中仿生分离器(A)的圆台体大圆与气体室(B)中进气段(3)的圆台体大圆连接;扰流体(D)中后扰流段(11)的外螺纹(10)与气体室(B)中检测段(6)的内螺纹(7)螺纹连接;传感器阵列(C)固接于气体室(B)的检测段(6)中,且位于扰流体(D)的后扰流段(11)前部;仿生分离器(A)的圆台体侧表面所设仿生结构单元(E)中底板(16)的长度方向沿仿生分离器(A)的圆台体侧表面周向排列,仿生结构单元(E)中底板(16)的宽度方向沿仿生分离器(A)的圆台体母线方向排列,仿生结构单元(E)中主扰流柱Ⅰ(15)、主扰流柱Ⅱ(18)、副扰流柱组Ⅰ(14)和副扰流柱组Ⅱ(17)的尾部朝向与气流方向一致。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仿生电子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仿生分离器(A)为空心圆台体,圆台体大圆直径d1为20-30mm,圆台体小圆直径d2为5-8mm,圆台体高L1为30-45mm;圆台体小圆端呈封闭状态,其外表面不设仿生结构单元(E)和半透膜(1);相邻的仿生结构单元(E)沿圆台体表面母线方向和周向均为对齐排列,且相邻两排仿生结构单元(E)的中心沿圆台体表面母线方向的间距h15为300um、沿圆台体表面周向方向的间距L14为1000um;
圆台体内侧壁设有半透膜(1),圆台体壁厚h1为1-2mm,圆台体侧表面设有仿生结构单元(E),圆台体侧壁上均匀分布有透气孔(2),透气孔(2)为圆柱形,其直径d12为20-30um,透气孔(2)在圆台体侧壁上的分布与仿生结构单元的排列相对应,每个仿生结构单元沿圆台体母线方向对称分布有三组透气孔(2),相邻两组透气孔(2)的间距L12为100um;每组5-7个透气孔(2)在圆台体周向对称均匀分布,两个相邻透气孔(2)的中心距L13为60-80um。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仿生电子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体室(B)由进气段(3)、传输段(4)、扩散段(5)和检测段(6)组成,进气段(3)、传输段(4)、扩散段(5)和检测段(6)自左至右依次连接;进气段(3)、传输段(4)、扩散段(5)和检测段(6)的壁厚h2均为2-3mm;进气段(3)为圆台体,其中圆台体大圆直径d5为20-30mm,圆台体小圆直径d4为5-8mm,圆台体高h4为7-10mm;传输段(4)为空心圆柱体,其中圆柱直径与进气段(3)中圆台体小圆直径d4相同,圆柱体高L3为15-20mm;扩散段(5)为圆台体,其中圆台体大圆直径d3为20-30mm,圆台体小圆直径与进气段(3)中圆台体小圆直径d4相同,圆台体高h3为4-6mm;检测段(6)为空心圆柱体,圆柱外径与扩散段(5)的圆台体大圆直径d3相同,圆柱长L2为50-60mm;检测段(6)右部设有内螺纹(7)。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仿生电子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感器阵列(C)由4-6个传感器组成,在气体室(B)中检测段(6)的一个横截面的内壁上均布,且该横截面位于扰流体(D)前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694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