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线缆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24202.9 | 申请日: | 2016-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87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井上俊彦;安孙子俊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那科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B9/00 | 分类号: | H01B9/00;H01B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线缆 | ||
提供一种安装于产业用机器人的复合线缆。寻求抑制电磁波对通过信号线传输的信号的影响并且更紧凑且高效率地制造复合线缆。复合线缆(30)具备:中心构件(32),其用于输送在产业用机器人的作业中使用的流体或线材;第一信号线(34),其配置于中心构件(32)的外周侧;筒状的屏蔽体(36),其包围第一信号线(34)来阻断电磁波;动力线(40),其配置于屏蔽体(36)的外周侧;以及筒状的护套(42),其包围动力线(4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于产业用机器人的复合线缆。
背景技术
已知安装于产业机器人的各种复合线缆(例如专利文献1~4)。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3096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27100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2-126513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实开平6-7211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如上所述的复合线缆具备信号线以及传输与该信号线相比大的电力的动力线。以往,在这种复合线缆中寻求抑制电磁波对通过信号线传输的信号的影响并且更紧凑且高效率地制造复合线缆。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安装于产业用机器人的复合线缆具备:中心构件,其用于输送在产业用机器人的作业中使用的流体或线材;第一信号线,其配置于中心构件的外周侧;屏蔽体,其包围第一信号线来阻断电磁波;动力线,其配置于屏蔽体的外周侧;以及筒状的护套,其包围动力线。
复合线缆可以还具备配置于第一信号线与屏蔽体之间或者屏蔽体与动力线之间的第二信号线。也可以是,中心构件为筒状构件,流体或线材配置于中心构件的内部空间。也可以是,多条第一信号线以沿中心构件的周向排列的方式配置。也可以是,多条动力线以沿屏蔽体的周向排列的方式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安装有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复合线缆的机器人系统的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复合线缆的截面图。
图3是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复合线缆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来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首先,参照图1来对机器人系统10进行说明。机器人系统10例如是用于进行焊接、机械加工之类的作业的产业用机器人系统,具备机器人12、控制部14以及复合线缆30。
机器人12具备第一基部16、第二基部17、上臂部18、前臂部20以及手腕部22。第一基部16固定于作业单元的台面上。第二基部17以能够绕铅垂轴转动的方式安装于第一基部16。上臂部18以能够绕水平轴转动的方式安装于第二基部17。前臂部20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于上臂部18的顶端。
手腕部22安装于前臂部20的前端。在手腕部22处安装焊炬等末端执行器(未图示)。手腕部22被伺服电动机驱动,来使末端执行器以绕3轴转动的方式动作。控制部14对机器人12的各要素直接或间接地进行控制。
将复合线缆30以从设置于第一基部16的连接器16a延伸到机器人12的结构要素中的预先决定的位置的方式进行布线。另一方面,通过线缆24来连接控制部14与连接器16a。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复合线缆30从连接器16a布线到前臂部20的基端部的位置P。
接着,参照图2来对复合线缆30的结构进行说明。此外,以下说明中的轴向表示沿着复合线缆30的中心轴线O的方向,径向表示沿着从中心轴线O成辐射状延伸的虚拟线的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发那科株式会社,未经发那科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242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