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指纹成像单元及其形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18342.5 | 申请日: | 2016-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014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朱虹;房伟;凌严;郑娅洁;那志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箩箕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高静;吴敏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指纹 成像 单元 及其 形成 方法 | ||
一种指纹成像单元及其形成方法,其中指纹成像单元包括:导光衬底,包括第一面、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第二面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面和第二面之间的侧面;形成于所述导光衬底第二面上的多个网点,用于形成从第一面出射的感测光;设置于所述第一面中的感光器件。本发明通过在所述导光衬底第二面上设置的多个网点,省略了导光板的使用,从而简化了指纹成像单元的结构,减小了指纹成像单元的厚度,提高了指纹成像单元的集成度,降低了指纹成像单元的制造成本和工艺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指纹感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指纹成像单元及其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指纹识别技术通过指纹成像单元采集到人体的指纹图像,然后与指纹识别系统里已有指纹成像信息进行比对,以实现身份识别。由于使用的方便性,以及人体指纹的唯一性,指纹识别技术已经大量应用于各个领域,比如:公安局、海关等安检领域,楼宇的门禁系统,以及个人电脑和手机等消费品领域等等。
指纹识别技术中所采用的成像单元,有一种是通过光学成像单元采集人体的指纹图像。在进行指纹感测时,手指按压在光学式指纹成像单元的感测平面上,由光源产生的入射光透射至感测平面上的手指表面,在手指表面发生反射和折射,经手指反射形成的反射光透射至图像传感器,由图像传感器采集获得手指的指纹图像。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指纹成像单元存在结构复杂、体积较大,难以提高集成度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指纹成像单元及其形成方法,以简化结构、减小体积、提高集成度。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指纹成像单元,包括:
导光衬底,包括第一面、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第二面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面和第二面之间的侧面;
设置于所述导光衬底侧面上的光源,用于产生入射光;
形成于所述导光衬底第二面上的多个网点,多个所述网点用于在接收到入射光时使所述入射光发生反射,以形成从所述导光衬底第一面出射的感测光;或者多个所述网点用于在接收到入射光时使所述入射光发生折射从导光衬底第二面出射,以使其他入射光形成从所述导光衬底第一面出射的感测光;
设置于所述导光衬底第一面中的感光器件,用于将经手指反射形成的带有指纹信息的反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可选的,所述多个网点用于在接收到入射光时使所述入射光发生反射,以形成从所述导光衬底第一面出射的感测光;沿远离光源方向,所述网点的密度逐渐增大。
可选的,所述多个网点用于在接收到入射光时使所述入射光发生折射从导光衬底第二面出射,以使其他入射光形成从所述导光衬底第一面出射的感测光;沿远离光源方向,所述网点的密度逐渐减小。
可选的,在垂直所述导光衬底第二面的方向上,所述网点的尺寸在0.1μm到100μm范围内;在平行所述导光衬底第二面的平面内,所述网点的尺寸在0.1μm到100μm范围内。
可选的,所述网点的形状为圆形或方形。
可选的,所述网点包括凹坑或凸点。
可选的,所述网点为凸点,所述网点材料的折射率大于所述导光衬底的折射率。
可选的,所述网点的材料包括:氧化铟锡或氮化硅。
可选的,所述网点为凹坑,所述凹坑通过刻蚀或激光加工的方式形成。
可选的,凹坑状的网点通过激光加工的方式形成;所述网点的形状为圆形,所述网点的直径和深度在10μm到100μm范围内。
可选的,所述凹坑状的网点通过刻蚀的方式形成;所述指纹成像单元还包括:覆盖所述导光衬底第二面的掩膜层。
可选的,所述掩膜层的材料包括金属、抗酸膜或抗酸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箩箕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箩箕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183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