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模块、电子装置及应用于显示模块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15311.4 | 申请日: | 2013-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4934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庄子玉;李芳庆;吕志宏;谢孟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晶钛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24 | 分类号: | H01Q1/24;H01Q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许志影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科***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模块 电子 装置 应用于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模块、包含其的电子装置及应用于显示模块的方法。显示模块包含显示面板及感应天线。显示面板,具有一显示面及一底面;其中该底面与该显示面板背对;至少一感应天线,位于该底面,其中,该感应天线包含有一本体以及分别与该本体二端连接的二个信号连接端;其中,部分该显示面板与该感应天线重叠且投影至一平面具有一重叠面积,位于该重叠面积内该金属层的金属涵盖率不大于90%;该显示面板包含基板、对向基板及夹设在基板及对向基板间之显示介质层,其中当一感测装置接近显示面且进行感应并传递或接收数据时,感应天线的感应电磁波会穿过显示面板并离开显示面。
本申请为分案申请,其母案的申请号为:201310158439.2,申请人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晶钛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申请日为:2013年5月2日,发明名称为:显示模块、电子装置及应用于显示模块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具感应天线的显示模块、设有此显示模块的电子装置及应用于显示模块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各式电子装置中所使用与其他装置间的无线通讯方式日益多元化。除了传统经常使用的WIFI、蓝牙等无线通讯协议外,近域通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技术亦越发成熟,已渐渐成为可实际使用于电子装置上的装置间通讯技术。
然而,随着各式电子装置的功能复杂,其内部的元件亦随之增加,然在体积受限的设计需求下,近域通讯天线的设置位置亦日益受到压缩及使用者习惯,因此,需要重新设计的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模块,可包含感应天线于其内。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模块及电子装置,可自显示面对感应天线进行感应。
显示模块包含显示面板、背光模块及感应天线。背光模块具有出光面及与出光面相对的反射板,显示面板则叠设于出光面上,以接收自出光面射出的背光。至少一感应天线包含有本体及与本体二端连接的二个信号连接端,并设置于反射板背向出光面的一面;亦即反射板相反于导光板的一面。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模块,包含一显示面板,具有一显示面及一底面;其中该底面与该显示面板背对;以及至少一感应天线,位于该底面,其中,该感应天线包含有一本体以及分别与该本体二端连接的二个信号连接端;其中,部分该显示面板与该感应天线重叠且投影至一平面具有一重叠面积,位于该重叠面积内该金属层的金属涵盖率不大于90%。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显示模块,包含一显示面板;一信号连接电路模块,连接于该显示面板的一端侧,且其具有多条驱动信号线路传输信号至该显示面板;以及至少一感应天线,设置于该信号连接电路模块上;其中,该感应天线包含有一本体以及分别与该本体二端连接的二个信号连接端,且该感应天线与该驱动信号线路电性绝缘。
本发明又提供一种显示模块,包含一显示面板,包含一基板、一对向基板、一显示介质层夹设于该基板与该对向基板间,该显示面板定义有一显示区及围绕该显示区的一周边线路区,该显示区具有多个子像素,每个子像素包含至少一信号线、至少一像素电极以及至少一切换元件分别电性连接该像素电极与该信号线,其中,该信号线、该像素电极与该切换元件设置于该基板上;多个接触垫,位于该周边线路区上,且其设置于该基板上;以及至少一感应天线,位于该周边线路区至少一部分上,且其设置于该对向基板上,其中,感应天线包含有一本体以及分别与该本体二端连接的二个连接端。
电子装置包含前述的显示模块、系统电路模块及导电传输物。系统电路模块设置于显示模块的背侧,亦即显示面的相反侧。系统电路模块具有信号连接部,设置与感应天线的信号连接端位置相对。导电传输物设置于系统电路模块与感应天线之间,并分别电连接相对应的信号连接部及信号连接端,以进行信号传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晶钛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晶钛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153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抓捕器
- 下一篇:抑制星载高功率微波铁氧体环行器微放电的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