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X-CT造影剂含碘中间体母液的预处理及中间体回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13705.6 | 申请日: | 2016-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94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石国兴;王必伟;周晶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洲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31/24 | 分类号: | C07C231/24;C07C237/46;C02F1/28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杨嘉芳;徐关寿 |
地址: | 31701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ct 造影 剂含碘 中间体 母液 预处理 回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母液的预处理方法,具体为X-CT造影剂含碘中间体母液的预处理 及中间体回收方法。
背景技术
X-CT造影剂系列产品如碘海醇、碘帕醇、碘佛醇、碘克沙醇中间体生产过程中产生 的含碘中间体母液含有大量结构式如式(Ⅰ)所示的中间体,其中R1、R2、R3为不同的取代基, 对应不同的中间体,碘含量0.5%-3%,COD含量40000mg/L—60000mg/L,目前主要处理方法 是采用减压蒸发除盐后,再用大量清水稀释至COD小于10000mg/L后进入废水生化系统进行 处理,造成大量浪费和增加处理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工业化生产、投资少,处理成本低,降 低母液中的含碘量和COD含量,且将X-CT造影剂生产过程中的中间体进行回收利用的预处 理方法。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述X-CT造影剂含碘中间体母液的预处理方法,包 括如下步骤:
(1)、取X-CT造影剂中间体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碘母液,加入带搅拌装置的反应容 器中,开启搅拌;
(2)、含碘母液经过滤后进入高位槽中;
(3)、高位槽中的含碘母液通过大孔吸附树脂柱(即装填有大孔吸附树脂的大孔吸 附柱)吸附处理,经吸附处理后的母液直接排入污水处理系统调节池内;
(4)、用纯化水冲洗大孔吸附树脂至大孔吸附柱出水口的出水无色透明,冲洗后的 纯化水可并入步骤(3)经预处理后的母液中;
(5)、经纯化水冲洗后的大孔吸附树脂用甲醇洗脱,至大孔吸附柱出水口的甲醇无 色,并收集甲醇洗脱液至带搅拌加热装置的反应容器中,加入活性炭以进一步吸附甲醇洗 脱液中的杂质,搅拌升温至60—65℃,保温搅拌1小时;
(6)、趁热压滤,除去活性炭,滤液至结晶容器中,蒸馏至晶体析出,抽滤、晶体烘干 得中间产品。
进一步地,步骤(2)所述过滤采用180目板式过滤器。
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含碘母液以180-200L/h的流速通过大孔吸附树脂柱。
进一步地,所述大孔吸附树脂柱中的大孔吸附树脂采用D-101或D-201型树脂。
进一步地,所述大孔吸附树脂柱中的大孔吸附柱材质为聚丙烯,直径400mm,长 2000mm。
进一步地,步骤(5)所述大孔吸附树脂用甲醇洗脱后,再用纯化水冲洗至无甲醇味 以活化大孔吸附树脂。
进一步地,所述洗脱用甲醇经步骤(6)蒸馏回收后继续套用。
由上述方案可知,X-CT造影剂含碘中间体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母液通过大孔吸附树 脂吸附,相比现有技术,其处理量大,每次可连续处理10吨左右的中间体含碘母液,再用甲 醇进行洗脱后直接加活性炭精制、浓缩、过滤即可得含碘中间体,可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 而经大孔吸附树脂预处理后的母液,含碘量小于0.2%,COD小于20000mg/L,加适量清水稀 释后即可进入污水生化处理池进行处理,不需要蒸发和用大量清水进行稀释,再进入污水 生化系统进行处理,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减少环境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取碘质量含量为2.3%,COD含量45000mg/L,分子量为705,结构式如式(Ⅱ)所示的 中间体D705母液2000L为原料,抽至2000L反应釜中,搅拌,再经180目板式过滤器过滤除去 杂质后至高位槽内,控制流速200L/h通过大孔吸附树脂柱,结束后用纯化水过冲洗大孔吸 附树脂至大孔吸附柱出水口的出水无色透明,再用500L甲醇洗脱至大孔吸附柱出水口的甲 醇无色,收集甲醇洗脱溶液至500L反应釜内,加入5kg活性炭,搅拌、升温至60℃,保温1小 时,压滤除去活性炭,滤液至结晶釜中常压蒸馏回收甲醇至有大量晶体析出,抽滤,烘干得 中间体18kg。
经检测D705含量为98%,处理后母液含碘0.15%,COD含量16500mg/L。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洲制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海洲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137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胺的酰基化方法
- 下一篇:一种制备3-氨基邻苯二甲酸及其衍生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