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超重力技术制备纳米脂质体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009174.3 | 申请日: | 2016-0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433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 发明(设计)人: | 乐园;刘亚萍;王文龙;吴凯;樊蓉蓉;张德涛;王洁欣;陈建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K9/127 | 分类号: | A61K9/127;A61K8/14;A61K47/26;A61K47/10;A61K47/32;A61K8/34;A61K8/60;A61K8/81 |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张文祎;赵晓丹 |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 重力 技术 制备 纳米 脂质体 方法 | ||
1.一种应用超重力技术制备纳米脂质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将含有脂材的有机溶液与含有载体的水溶液采用超重力旋转床进行混合,随后进行冻干处理得到纳米脂质体的步骤;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1)将形成纳米脂质体的脂类物质、膜软化剂溶于有机溶剂中得到有机溶液,将水溶性载体溶于纯水中得到水溶液;
2)在20-70℃下,将步骤1)得到的有机溶液与水溶液分别注入超重力旋转床中进行充分混合,得到混合溶液;
3)向步骤2)制备的混合溶液中加入冻干保护剂,之后进行冻干处理,得到冻干态的纳米脂质体;
其中,步骤1)中,所述水溶性载体溶于纯水后调节水溶液的pH值为3-8;所述脂类物质与膜软化剂的重量比为3-10:1;所述有机溶液中脂类物质的浓度为5-80mg/ml;
步骤2)中,所述有机溶液与水溶液的进料体积比为1:5-30;所述有机溶液向超重力旋转床中的注入速度为1ml/min-8ml/min;所述水溶液向超重力旋转床的注入速度为5ml/min-240ml/min;所述超重力旋转床的转速为500rmp-2800rmp;
步骤3)中,所述冻干保护剂的加入量与形成纳米脂质体的脂类物质的重量比为2.5-1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超重力技术制备纳米脂质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形成纳米脂质体的脂类物质选自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肌醇、磷脂酰甘油、二磷脂酰甘油、神经鞘磷脂和氢化卵磷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膜软化剂为胆固醇;所述有机溶剂选自乙醇、丙醇、异丙醇、丙三醇、叔丁醇、丙酮、N,N-二甲基乙酰胺和二甲基亚砜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超重力技术制备纳米脂质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水溶性载体选自磷酸一氢钠、磷酸一氢钾、磷酸二氢钠、磷酸二氢钾、磷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氯化钠和氯化钾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超重力技术制备纳米脂质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冻干保护剂选自乳糖、甘露醇、木糖醇、蔗糖、海藻糖、右旋糖苷和聚乙烯比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冻干处理的具体操作是将混合溶液在液氮或低温装置中冻结然后在冻干机中冻干,或者直接将混合溶液在冻干机中冻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超重力技术制备纳米脂质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步骤3)制备的冻干态的纳米脂质体进行水化处理得到纳米脂质体溶液的步骤;所述水化处理是指复溶冻干态的纳米脂质体以形成水化后的纳米脂质体溶液,复溶所用的溶剂为纯水。
6.采用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应用超重力技术制备纳米脂质体的方法制备得到的纳米脂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脂质体的平均粒径为20-200nm,PDI值为0.1-0.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0917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