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深度传感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008459.5 | 申请日: | 2016-0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70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 发明(设计)人: | 邹超洋;徐文杰;刘军刚;范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华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 |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黄晓庆 |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深度 传感 设备 控制 方法 装置 | ||
一种基于深度传感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步骤:获取通过深度传感器采集的手部运动轨迹,基于所述手部运动轨迹确定当前的目标轨迹点集,所述目标轨迹点集包括当前轨迹点以及所述当前轨迹点的相邻轨迹点;对所述目标轨迹点集进行分析,确定所述目标轨迹点集的目标轨迹特征,将所述目标轨迹特征与预设的各指令触发条件的轨迹特征信息进行比对分析,判断是否与对应的指令触发条件相匹配;若匹配,发出匹配的指令触发条件对应的控制指令。发明实施例方案可以满足不同运动轨迹的交互控制需求,且简单稳定、实时,易于工程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互控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深度传感设备的控制方法及基于深度传感设备的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通过识别手势轨迹,并基于识别的手势轨迹实现与主机的交互已经成为人机交互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目前的利用手势轨迹识别实现与主机交互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种是使用者佩戴特殊道具,例如特殊手套,用以辅助识别或提升识别手势区域效果,但这种方式使用不便;第二种是使用普通彩色摄像头,通过对拍摄得到的图像进行肤色、运动、纹理等信息分割并跟踪人手区域,实现动态手势的识别,但这种方式受环境影响较为严重,很难达到商用要求;第三种则是根据深度传感器抓取深度图像,根据深度图像分割出手势区域,实现手势区域的跟踪识别。第三种方式是目前手势识别方案中最稳定的一种方案,因此应用的较为广泛。目前典型的这种深度传感器设备包括有微软kinect、苹果收购的prime sense、intel的RealSense等。
然而,目前的基于深度传感器的人机交互,通常是实现与人体的同步动作,或者是简单的交互控制,在这种交互控制中,一般需要进行手势建模、手势分割等多个复杂步骤和过程,而且不同的用户在进行手势动作的时候会存在速率差异、轨迹差异、熟练程度的差异等,无法实现不同的运动轨迹的控制需求。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深度传感设备的控制方法及一种基于深度传感设备的控制装置,其可以满足不同运动轨迹的交互控制需求,且简单稳定、实时,易于工程应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深度传感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获取通过深度传感器采集的手部运动轨迹,基于所述手部运动轨迹确定当前的目标轨迹点集,所述目标轨迹点集包括当前轨迹点以及所述当前轨迹点的相邻轨迹点;
对所述目标轨迹点集进行分析,确定所述目标轨迹点集的目标轨迹特征,将所述目标轨迹特征与预设的各指令触发条件的轨迹特征信息进行比对分析,判断是否与对应的指令触发条件相匹配;
若匹配,发出匹配的指令触发条件对应的控制指令。
一种基于深度传感设备的控制装置,包括:
目标点集确定模块,用于获取通过深度传感器采集的手部运动轨迹,基于所述手部运动轨迹确定当前的目标轨迹点集,所述目标轨迹点集包括当前轨迹点以及所述当前轨迹点的相邻轨迹点;
匹配分析模块,用于对所述目标轨迹点集进行分析,确定所述目标轨迹点集的目标轨迹特征,将所述目标轨迹特征与预设的各指令触发条件的轨迹特征信息进行比对分析,判断是否与对应的指令触发条件相匹配;
指令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匹配分析模块的判定结果为匹配时,发出匹配的指令触发条件对应的控制指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华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华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084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