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动能量回收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动车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07280.8 | 申请日: | 2016-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996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张蓝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7/00 | 分类号: | B60L7/00;B60L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01 | 代理人: | 宋合成 |
地址: | 10260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动 能量 回收 控制 方法 装置 电动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量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动能量回收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动车。
背景技术
制动能量回收功能是电动车特有技术,其功能是在保证电动车行驶稳定性的前提下,将电动车减速或制动时的一部分机械能经驱动电机系统转换为电能,存储在动力电池内,或提供电动车用电设备的用电需求。相关技术中,采用并联式的能量回收控制方式,其保持传统电动车制动系统的结构,采用机械制动力和电制动力的独立控制,两者在正常行车过程中,互不影响。但该控制方式能量回收率一般较低,对续驶里程的增加很小,且在附着系数低的路面制动时,极易造成车辆打滑,增加车轮抱死的概率,且较难兼顾制动的稳定性和能量的最大回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制动能量回收控制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能量回收率,同时能够保证电动车的制动稳定性。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制动能量回收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动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制动能量回收控制方法,包括:判断电动车的所处模式;如果所述电动车处于制动模式,则获取所述电动车的速度,并根据所述电动车的速度判断所述电动车所处速度段;如果所述电动车的速度处在第一预设速度段,则采用第一预设扭矩对所述电动车进行制动控制;如果所述电动车的速度处在第二预设速度段,则采用第一预设功率对所述电动车进行制动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动能量回收控制方法,根据电动车的运行模式以及运行速度,采用不同的控制方法对电动车进行制动控制,从而提高了能量回收率,增加了电动车的续航里程,且能够保证电动车的制动稳定性。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制动能量回收控制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计算所述电动车的滑移率;分别比较所述滑移率与第一预设值、第二预设值之间的大小;如果所述滑移率大于第一预设值,则退出制动能量回收,并将电制动力设置0;如果所述滑移率大于第二预设值且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值,则对电动车进行PI(Proportional-Integral,比例-积分)控制,并将所述电制动力设置为PI调节值;以及如果所述滑移率小于等于所述第二预设值,则将所述电制动力设置为预设制动力。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根据如下公式计算所述电动车的滑移率:
S=|u-uw|/u*100%
其中,S为所述滑移率,u为所述电动车的速度,uw为所述电动车的车轮的轮速。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果所述电动车处于滑行模式,且所述电动车的速度处在所述第一预设速度段或所述第二预设速度段,则采用第二预设扭矩对所述电动车进行制动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预设速度段为45~80千米/小时,所述第二预设速度段为80~125千米/小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能量回收控制装置,包括: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电动车的所处模式;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判断所述电动车处于制动模式时,获取所述电动车的速度;第二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动车的速度判断所述电动车所处速度段;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判断模块判断所述电动车的速度处在第一预设速度段时,采用第一预设扭矩对所述电动车进行制动控制,以及在所述第二判断模块判断所述电动车的速度处在第二预设速度段时,采用第一预设功率对所述电动车进行制动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动能量回收控制装置,通过第一判断模块判断电动车的运行模式,由获取模块获取电动车的运行速度,并通过第二判断模块判断电动车的运行速度所处速度段,进而通过第一控制模块采用不同的控制方法对电动车进行制动控制,从而提高了能量回收率,增加了电动车的续航里程,且能够保证电动车的制动稳定性,同时缓解车轮抱死的风险。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制动能量回收控制装置还可以包括如下的附加技术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072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