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微曝气和沉水植物改善黑臭河道水质的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06876.6 | 申请日: | 2016-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08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陈开宁;古小治;孙淑云;黄蔚;刘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02 |
代理公司: | 江苏致邦律师事务所 32230 | 代理人: | 徐蓓 |
地址: | 21000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微曝气 植物 改善 河道 水质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利用底层微曝气和沉水植物改善黑臭河道水质的系统和方法。本发明利用底层微曝气改良黑臭河道污染底泥,控制底泥污染物释放,辅助沉水植物生长,削减氨氮;同时根据植物的季相变化,利用伊乐藻‑苦草组合建立常绿型沉水植被,并配植伴生种为金鱼藻、穗花狐尾藻、轮叶黑藻,建立稳定的沉水植被,达到改善河道水质的目的。沉水植物的引入利用可升降浮床克服黑臭河道水质改善工程初期透明度低的问题。本发明验证了特定沉水植被可以在黑臭河道中构建的可能性,水质改善显著,操作简单,工程量小,经济实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领域,具体涉及河道污染治理、生态修复及水体景观营造技术。
背景技术
城市河道由于长期污染物质的输入,导致河流污染负荷增加,不足以完成污染物质的转移和降解,水体自净能力下降,破坏河道的生境,导致河流生态系统的退化。同时,由于城市河道长期的滞留,大量的营养物质、重金属严重积累沉积在底泥中,形成恶性循环,污染的底泥也成为内源性污染源。另外,城市河流边坡的硬质化截断了河流的自然生态链,使得滨岸带在污染截留和控制方面的功能几乎消失殆尽。外源城市污水排放、内源污染底泥释放,污染严重;而滨岸带控制能力减弱使城市河流水质恶化并产生黑臭现象已成为我国水环境的一个重要的问题,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的美观,影响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甚至危害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因此,治理黑臭河道已是我国当前迫切任务。
水生植被恢复是水环境生态修复过程中关键步骤,沉水植物的生长有助于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在水质净化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1)沉水植物能吸收无机磷酸盐、铵态氮、硝态氮转化利用成为植物体一部分,与浮游植物竞争营养物质;2)沉水植物根系、茎叶形成天然的拦截网络,对水流有一定的阻拦作用,降低水流速度,改善水力条件,减缓养分的运输,加速N、P界面交换和传递,使植物、微生物能够与污水更充分地接触和反应;3)沉水植物可以为微生物提供介质环境,利于微生物的生产。植物的分泌物可以提供碳源,还可以通过茎叶向根部输送O2以在根部形成好氧微区;4)沉水植物占据水-陆界面及沉积物-上覆水界面,可以为浮游动物提供避难所、产卵地,减少浮游动物被鱼类捕食的危险;5)沉水植物可以释放硫化物、聚乙炔、多元酚、含氧脂肪酸等化感物质限制浮游植物生长。由于上述水生植物的生态功能,利用水生植物治理河道、修复生态技术已有较多应用与实践,但是利用沉水植物治理黑臭河道还没有成功案例,研发该方面技术,攻克沉水植物在黑臭河道水体中生长难题、选择适应黑臭水体生长的物种对于我国开展黑臭河道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植物特性不同,伊乐藻适应力极强,只要水上无冰即可栽培,气温在5℃以上即可生长,在寒冷的冬季能以营养体越冬,当苦草、轮叶黑藻尚未发芽时,该草已大量生长,而且通过我们现场研究方发现,伊乐藻能够很好适应重污染水体;金鱼藻、狐尾藻耐污能力强,狐尾藻耐碱,有一定去污能力;菹草、苦草、轮叶黑藻等净化效果较好,繁殖速度也较快,但耐污能力适中,高浓度N、P对苦草生长有一定方面影响,研究发现水体充氧可以改善其生长条件,促进繁育。微齿眼子菜净化效果非常好,繁殖效率也高,但耐污能力相对较弱。然而,修复初期水体浊度高、透光少,污染严重,很难直接重建一些耐污能力一般的沉水植物,一般情况下需要一步一步进行。因此,我们采用可升降浮床种植沉水植物,待水体改善、透明度提高后逐步下降植物生长承载床的方法建立沉水植被。
通过疏浚、清淤等物化方法减少内外源营养负荷,但通常疏浚、清淤需要较大的工程耗费,且很多河段由于周围建筑物较多、护岸基础较弱而不能开展河道疏浚。因此,采用底层微孔曝气方法可以改善污染底泥,抑制底泥中污染物释放,同时可以促进沉水植物生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沉水植物改善黑臭河道水质、修复生态的系统及方法。其特点是工程量小、工程造价低廉、操作简单易行、效果好。该方案主要适用于氨氮含量低于15mg/L的黑臭河道。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筛选适应于黑臭水体生长的沉水植物;黑臭河道透明度低,初期沉水植物难以种植;大部分植物夏季生长旺盛,冬季净水能力减弱,建立常绿型沉水植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068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