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微曝气和沉水植物改善黑臭河道水质的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06876.6 | 申请日: | 2016-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08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陈开宁;古小治;孙淑云;黄蔚;刘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02 |
代理公司: | 江苏致邦律师事务所 32230 | 代理人: | 徐蓓 |
地址: | 21000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微曝气 植物 改善 河道 水质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利用微曝气和沉水植物改善黑臭河道水质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由底层微孔曝气装置和沉水植物承载床构成;
所述底层微孔曝气装置包括微孔曝气盘,主曝气管道,支曝气管道及空气压缩机,所述空气压缩机固定于护岸上且与主曝气管道相连通,所述微孔曝气盘安装于河道底部距离底泥表面30cm处,且与主曝气管道通过支曝气管道相连,该微孔曝气盘的支架共4层,最上端直径25cm,底部圆圈直径40cm,上端3层盘绕微孔曝气管,下端第2层距离底圈0.3m,底圈放置于底泥表面;
所述沉水植物承载床为可升降浮床,包括承载床体、毛竹桩及连接绳;所述承载床体用6分镀锌铁管制做成长方形框,用三维植生网作为植物生长基床,厚度3cm;用毛竹桩和塑料绳固定承载床,初期在水下悬挂高度为水体透明度的1-1.5倍深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微曝气和沉水植物改善黑臭河道水质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曝气盘安装密度为1个/50m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微曝气和沉水植物改善黑臭河道水质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生长基床上种植有沉水植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微曝气和沉水植物改善黑臭河道水质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水植物包括伊乐藻、苦草、穗花狐尾藻、轮叶黑藻、金鱼藻中的一种或几种。
5.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改善黑臭河道水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利用底层微孔曝气装置对黑臭河道进行底层微曝气,然后在沉水植物承载床中种植沉水植物改善水质,恢复受损河道生态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水植物包括伊乐藻、苦草、穗花狐尾藻、轮叶黑藻、金鱼藻中的一种或几种;利用伊乐藻与苦草为建群种,穗花狐尾藻、轮叶黑藻、金鱼藻为伴生种,在时空方面配合种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伊乐藻与苦草在不同时间引入种植;金鱼藻、穗花狐尾藻与轮叶黑藻在不同修复阶段逐步引入种植。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河道中利用可升降的沉水植物承载床种植沉水植物,调节植物种植深度以适应黑臭黑道治理初期阶段河水的低透明度。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盘出气量以不掀起表层底泥为标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0687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