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激光对焦方法、装置及拍照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06285.9 | 申请日: | 2016-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540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韩忠峰;刘玉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32 | 分类号: | H04N5/232;H04N5/23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26607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激光 对焦 方法 装置 拍照 设备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激光对焦方法、装置及拍照设备,涉及激光对焦技术领域,可以在不对人体产生伤害的前提下,实时调节激光束的发射功率。具体方案为:计算第一传输时间,第一传输时间为自采用第一发射功率发射激光束开始,到接收到由第一距离处的拍摄对象反射的远端反射激光束截止的时间,第一距离为第一发射功率对应的有效测距距离;若在采用第一发射功率发射激光束后,在第二传输时间接收到远端反射激光束,则根据第二传输时间和激光束的传输速度计算第二距离,第二传输时间大于第一传输时间;根据第一距离、第二距离以及第一发射功率,计算第二发射功率;采用第二发射功率发射激光束,对拍摄设备进行对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激光对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激光对焦方法、装置及拍照设备。
背景技术
激光对焦是指拍照设备在拍摄照片的过程中,可以向拍摄对象发射激光,然后接收由拍摄对象反射回来的激光,并根据发射激光和接收反射激光的时间差,计算拍照设备与拍摄对象之间的距离,然后根据计算得到的距离对拍摄设备进行对焦的过程。
现有技术中的激光对焦装置可以由如图1所示的激光发射装置、近端接收装置、远端接收装置以及对焦模块组成。激光发射装置用于发射激光束,发射出的部分激光束由近端接收装置接收,近端接收装置接收部分激光束的时间记为T1;其余激光束由远端接收装置接收,远端接收装置接收其余激光束的时间记为T2;对焦模块用于采用公式计算拍摄对象与拍照设备之间的距离S,然后根据计算得到的距离S对拍摄设备进行对焦。其中,v用于表示激光的传输速率。
但是,存在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中激光束的发射功率一般都是按照不会对人体产生伤害的标准来固定设置的,即无论拍照设备与拍摄对象之间的距离如何变化,激光束的发射功率一定;而在拍照设备与拍摄对象之间的距离变化的情况下,固定的发射功率的激光束会影响对拍摄设备进行对焦的对焦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激光对焦方法、装置及拍照设备,可以在不对人体产生伤害的前提下,实时调节激光束的发射功率,从而提高拍摄设备的对焦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激光对焦方法,包括:
计算第一传输时间,所述第一传输时间为自采用第一发射功率发射激光束开始,到接收到由第一距离处的拍摄对象反射的远端反射激光束截止的时间,所述第一距离为所述第一发射功率对应的有效测距距离;
若在采用所述第一发射功率发射所述激光束后,在第二传输时间接收到远端反射激光束,则根据所述第二传输时间和激光束的传输速度计算第二距离,所述第二传输时间大于所述第一传输时间,所述第二距离为所述第一发射功率对应的实际测距距离;
根据所述第一距离S1、所述第二距离S2以及所述第一发射功率P1,计算第二发射功率P2,
采用所述第二发射功率发射激光束,对所述拍摄设备进行对焦。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还提供激光对焦装置,包括:激光发射模块、近端接收模块、远端接收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子模块和计算子模块;
所述计算子模块连接分别与所述近端接收模块和所述远端接收模块连接;所述控制子模块与所述计算子模块连接,且所述控制子模块连接所述激光发射模块;
所述计算子模块,用于:
计算第一传输时间,所述第一传输时间为自所述近端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激光发射模块采用第一发射功率发射的激光束开始,到所述远端接收模块接收到由第一距离处的拍摄对象反射的远端反射激光束截止的时间,所述第一距离为所述第一发射功率对应的有效测距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062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