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激光对焦方法、装置及拍照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006285.9 | 申请日: | 2016-0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540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 发明(设计)人: | 韩忠峰;刘玉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N5/232 | 分类号: | H04N5/232;H04N5/235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 地址: | 26607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激光 对焦 方法 装置 拍照 设备 | ||
1.一种激光对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计算第一传输时间,所述第一传输时间为自采用第一发射功率发射激光束开始,到远端接收模块接收到由第一距离处的拍摄对象反射的远端反射激光束截止的时间,所述第一距离为所述第一发射功率对应的有效测距距离;
若在采用所述第一发射功率发射所述激光束后,在第二传输时间所述远端接收模块接收到远端反射激光束,则根据所述第二传输时间和激光束的传输速度计算第二距离,所述第二传输时间大于所述第一传输时间,所述第二距离为所述第一发射功率对应的实际测距距离;
根据所述第一距离S1、所述第二距离S2以及所述第一发射功率P1,计算第二发射功率P2,
采用所述第二发射功率发射激光束,对拍摄设备进行对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距离S1、所述第二距离S2以及所述第一发射功率P1,计算第二发射功率P2,包括:
若在采用所述第一发射功率P1发射所述激光束后,在所述第一传输时间内未接收到远端反射激光束,则根据所述第一距离S1、所述第一发射功率P1以及所述拍摄设备的设备参数,计算第一曝光量H1,所述第一曝光量H1为采用所述第一发射功率P1发射激光束时,在所述第一距离S1处产生的曝光量;
根据所述第一曝光量H1、所述第二距离S2以及所述拍摄设备的设备参数,计算第二发射功率P2,其中,采用所述第二发射功率发射激光束时,在所述第二距离S2处产生的曝光量小于等于所述第一曝光量H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距离S1、所述第一发射功率P1以及所述拍摄设备的设备参数,计算第一曝光量H1,包括:
采用以下公式:
φ1=P1×η
计算第一光通量φ1;
采用以下公式:
计算所述第一曝光量H1;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曝光量H1、所述第二距离S2以及所述拍摄设备的设备参数,计算第二发射功率P2,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曝光量H1、所述第二距离S2以及所述拍摄设备的设备参数n、N、MF、UF,采用以下公式:
计算所述第二发射功率P2;
其中,η用于表示光通量系数,N用于表示所述拍摄设备所包含的灯具的数量,n用于表示每个灯具中包含的光源的数量,MF用于表示所述拍摄设备的维护系数,UF用于表示所述拍摄设备的利用系数,α用于表示激光束的发射角度,t=0.25秒。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束为主探测光束;
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采用所述第一发射功率发射所述主探测光的同时,采用第三发射功率发射辅探测光束;所述主探测光束的发射角度α1小于所述辅探测光束的发射角度α2;
其中,所述第一发射功率大于所述第三发射功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接收到所述辅探测光束的远端反射激光束,则根据第三传输时间计算第三距离,所述第三传输时间为自采用所述第三发射功率发射所述辅探测光束开始,到接收到所述辅探测光束的远端反射激光束截止的时间;
根据所述第一距离、所述第三距离以及所述第一发射功率,计算第四发射功率,
采用所述第四发射功率发射所述主探测光束,对所述拍摄设备进行对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0628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