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器人底盘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005791.6 | 申请日: | 2016-0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372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 发明(设计)人: | 朱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亚美利嘉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J19/00 | 分类号: | B25J19/00;B25J1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王术兰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机器人 底盘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机器人底盘。
背景技术
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机器人既可以接受人类的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机器人的主要任务是在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是其它危险行业中,协助或取代人类的工作。
其中,机器人底盘是承载机器人主体的重要部件;目前,现有技术中的机器人底盘上通常安装有:驱动装置和定位装置等。具体地,定位装置主要可以是红外感应器;该红外感应器可以包括设置在机器人底盘上的红外感应接收端、以及设置在指定目的地位置处的红外感应发射端。实际应用时,当红外感应接收端接收到红外感应发射端发射出的红外信号后,便会向机器人主体中的控制装置传送感应信号,以使控制装置通过控制信号控制驱动装置做出相应动作,例如控制驱动装置中的电机停止转动,以使机器人停止行驶,从而保证机器人能够到达指定目的地,实现准确定位等。
然而,本申请发明人发现现有的机器人底盘中,由于是采用红外感应器进行机器人的定位,因此需要保证红外感应接收端和红外感应发射端之间无任何物体阻碍红外信号的收发,从而容易导致机器人使用区域的空间利用率较低、使用成本较高,进而不利于当今社会的经济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器人底盘,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机器人底盘容易导致机器人使用区域的空间利用率较低、使用成本较高,不利于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器人底盘,包括:底盘本体;相机装置,所述相机装置设置在所述底盘本体上,且所述相机装置的镜头组件朝向所述底盘本体的底端面设置;使用时,所述相机装置能够对所述机器人使用场地区域的地面上的二维码进行拍摄扫描,以用于确定所述机器人的具体位置。
其中,所述相机装置位于所述底盘本体的中心区域设置。
实际应用时,所述底盘本体上设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包括:支架;轮体,所述轮体与所述支架连接;减震器,所述减震器的一端与所述支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底盘本体连接;所述减震器能够用于使所述轮体及所述支架在竖直方向内上下移动。
其中,所述减震器包括:主轴,所述主轴的底端与所述支架的顶端连接;滑动轴承,所述滑动轴承套设在所述主轴的顶端区域;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内侧与所述滑动轴承的外侧套连、所述连接件的外侧与所述底盘本体连接;卡簧,所述卡簧套设在所述主轴的底端区域;螺旋弹簧,所述螺旋弹簧套设在所述主轴的外侧,且所述螺旋弹簧的底端与所述卡簧连接、顶端与所述滑动轴承连接。
具体地,所述万向轮包括有四个,且四个所述万向轮分别临近所述底盘本体的四个所述圆角区域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底盘本体上设有轮电机,所述轮电机连接有所述机器人的底轮。
优选地,所述轮电机包括有至少两个,所述底轮包括有至少两个;每个所述轮电机与每个所述底轮一一对应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轮电机为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中的任意一种。
实际应用时,所述底盘本体的底端面上还设有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与所述机器人的充电装置电连接。
其中,所述充电装置为充电极板。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机器人底盘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提供的机器人底盘中,包括:底盘本体和相机装置,该相机装置设置在底盘本体上,且相机装置的镜头组件朝向底盘本体的底端面设置;使用时,相机装置能够对机器人使用场地区域的地面上的二维码进行拍摄扫描,以用于确定机器人的具体位置。由此分析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机器人底盘中,由于在底盘本体上设置有相机装置,且该相机装置的镜头组件朝向底盘本体的底端面设置,并能够对机器人使用场地区域的地面上的二维码进行拍摄扫描,以传送到机器人的终端进行分析,同时根据不同的二维码的分析结果确定机器人的具体位置,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机器人底盘,不仅能够通过相机装置拍摄扫描二维码的方式对机器人进行定位,而且与现有技术中的红外感应器的定位方式相比,只要保证二维码上未放置物体即可,无需保证红外感应接收端和红外感应发射端之间的较长范围内均无物体,从而能够有效提高机器人使用区域的空间利用率、并降低使用成本,以利于当今社会的经济发展。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亚美利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亚美利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057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