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的燃烧室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01690.1 | 申请日: | 2016-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17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内田健儿;藤川龙也;山川正尚;浅地大介;长津和弘;神长隆史;宫本亨;养祖隆;阿部博听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2B23/06 | 分类号: | F02B23/06;F02F1/24;F02F1/42;F02F3/26;F02F3/28 |
代理公司: | 上海瀚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1 | 代理人: | 曹芳玲 |
地址: | 日本广岛***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燃烧室 结构 | ||
1.一种发动机的燃烧室结构,其特征在于,
是在规定的运行区域,在从压缩行程后半期至膨胀行程前半期的期间向汽缸内喷射燃 料,并且在压缩上死点后执行点火的发动机的燃烧室结构,具有:
在上表面的中央部形成有向下方凹入的腔室的活塞;和
形成为能够形成屋脊形状的燃烧室的结构,并在与所述活塞的中央部相对应的位置上 配置有燃料喷射阀,且在夹着所述屋脊形状的棱线的两侧分别配置有两个进气门和两个排 气门的汽缸盖;
在所述活塞的上部具有从所述腔室的外缘延伸至该活塞的上表面的外缘、且围绕所述 腔室的外侧的环状部;
所述活塞的环状部具有位于所述屋脊形状的棱线的下方的部分、即第一活塞上表面 部、和位于与所述屋脊形状的棱线正交且通过燃烧室的中心轴线的线的下方的部分、即第 二活塞上表面部;
并且形成为如下结构:在所述活塞位于上死点时,形成于所述第一活塞上表面部和所 述汽缸盖的下表面之间的空间的容积和形成于所述第二活塞上表面部和所述汽缸盖的下 表面之间的空间的容积的比值为规定值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的燃烧室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活塞上表面部形成为位于比所述第一活塞上表面部靠近下方的位置的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的燃烧室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活塞上表面部随着所述屋脊形状的倾斜,朝着所述活塞的上表面的外缘向下 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的燃烧室结构,其特征在于,
形成为如下结构:
在所述活塞位于上死点时,形成于所述第一活塞上表面部和所述汽缸盖的下表面之间 的空间的容积和形成于所述第二活塞上表面部和所述汽缸盖的下表面之间的空间的容积 的比值大致为1。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动机的燃烧室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活塞上表面部包括:
位于所述两个进气门中的一方和相邻于该进气门的排气门之间所对应的位置上的所 述环状部的一部分;和
位于所述两个进气门中的另一方和相邻于该进气门的排气门之间所对应的位置上的 所述环状部的一部分;
所述第二活塞上表面部包括:
位于所述两个进气门之间所对应的位置上的所述环状部的一部分;和
位于所述两个排气门之间所对应的位置上的所述环状部的一部分。
6.一种发动机的燃烧室结构,其特征在于,
是在从压缩行程后半期至膨胀行程前半期的期间向汽缸内喷射燃料,且在压缩上死点 后执行点火的发动机的燃烧室结构,具有:
在上表面的中央部形成有向下方凹入的腔室的活塞;和
形成为能够形成屋脊形状的燃烧室的结构,并在与所述活塞的中央部相对应的位置上 配置有燃料喷射阀,且在夹着所述屋脊形状的棱线的两侧分别配置有两个进气门和两个排 气门的所述汽缸盖;
在所述活塞的上部具有从所述腔室的外缘延伸至该活塞的上表面的外缘、且围绕所述 腔室的外侧的环状部;
所述活塞的环状部具有位于所述屋脊形状的棱线的下方的部分、即第一活塞上表面 部、和位于与所述屋脊形状的棱线正交且通过燃烧室的中心轴线的线的下方的部分、即第 二活塞上表面部;
所述第二活塞上表面部形成为位于比所述第一活塞上表面部靠近下方的位置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未经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0169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万能燃料发动机及其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海洋平台海水冷却循环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