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产生功率的多级蒸汽涡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01509.7 | 申请日: | 2016-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67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V.乔戴恩;M.托勒蒙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电器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D17/00 | 分类号: | F01D17/00;F01D17/10;F01D25/30;F01D25/3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李强;胡斌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产生 功率 多级 蒸汽 涡轮 | ||
本发明涉及具有多个级的蒸汽涡轮(10),其包括连接到多个进入管线(21)上的多个进入点(12)、连接到多个进入管线(21)上的供给管线(20)和至少一个抽取管线(22),抽取管线从蒸汽涡轮(10)的中间级延伸,以从蒸汽涡轮(10)中抽取蒸汽。至少一个容量管线(24)在流体方面连接进入管线(21)和至少一个抽取管线(22),以便绕过蒸汽涡轮(10),并且该容量管线进一步构造成提高蒸汽涡轮(10)的通流能力,从容量管线(24)上游的供给管线(20)到多个进入点(12)而测量通流能力。
技术领域
本公开大体涉及用于产生功率的多级蒸汽涡轮,并且更特别地,涉及改变蒸汽涡轮的通流能力的蒸汽涡轮构造。
背景技术
蒸汽动力装置典型地包括蒸汽发生器和一系列压力的蒸汽涡轮,其中第一蒸汽涡轮入口的蒸汽状况取决于蒸汽发生器的实际状况。虽然蒸汽发生器和蒸汽涡轮性能最初可匹配,以提供最佳性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蒸汽发生器的性能典型地降低,导致对于给定热负载,蒸汽涡轮处的蒸汽压力降低。进一步可行的是装置可在比最初设计更高的热负载下运行。这两种情况都可导致需要提高通流能力。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最初限定蒸汽涡轮的高通流能力。但是,如果蒸汽涡轮最初设计成具有高通流能力,则在最初运行期间,可能需要对涡轮控制阀进行显著的节流操作,从而导致装置效率损失。因此需要寻找一种备选方案。
发明内容
公开的蒸汽涡轮意于提供一种提高蒸汽涡轮的通流能力的简单手段。
试图借助于独立权利要求的主题来处理这个问题。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了有利实施例。
一个一般方面包括一种蒸汽涡轮,它具有:多个级;入口;供给管线,其通过多个进入管线来连接到多个进入点上,并且构造成将蒸汽引导到蒸汽涡轮中;至少一个抽取管线,其从蒸汽涡轮的中间级延伸,并且构造成从蒸汽涡轮中抽取蒸汽;以及容量管线。容量管线将至少一个进入管线在流体方面连接到至少一个抽取管线上,以便绕过蒸汽涡轮,而且容量管线进一步构造成提高蒸汽涡轮的通流能力,从供给管线到入口而测量通流能力。
另外的方面可包括一个或多个以下特征。容量管线具有内流阻,使得在使用中,容量管线使通流能力提高1体积%至5体积%的范围。容量管线包括孔口板。容量管线包括孔口箱。在多个进入管线中的各个中有控制/停止阀,其中容量管线在控制/停止阀和进入点之间的连接点处在流体方面连接到至少一个进入管线上。连接点构造成至少一个进入管线的低点,以便使得能够通过容量管线从多个进入管线中排出冷凝物。
另一个一般方面包括一种用于使蒸汽涡轮的通流能力提高至少1体积%的方法。方法包括:提供用于将蒸汽馈送到蒸汽涡轮中的多个进入管线,以及用于从蒸汽涡轮的中间级中抽取蒸汽的抽取管线;以及然后借助于容量管线将至少一个进入管线在流体方面连接到抽取管线上,以便绕过蒸汽涡轮。容量管线具有停止阀和排泄旁通管线,排泄旁通管线连接在停止阀的上游和下游,以便使得当停止阀处于关闭位置时,能够持续地排泄容量管线。
方法的另外的方面可包括一个或多个以下方面。除了提高通流能力,设置容量管线的大小,以便还对有关进入管线进行排泄。在容量管线中提供停止阀,以及提供排泄旁通管线,排泄旁通管线连接在停止阀的上游和下游,以便使得当停止阀处于关闭位置时,冷凝物能够流过容量管线。当蒸汽涡轮的负载超过标称负载的95%,优选介于95%和100%之间时,打开停止阀。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标是克服或至少改善关于基本负载单元的现有技术的缺点和缺陷,同时提供显著的性能改进。
根据结合附图得到的以下描述,本公开的其它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附图以示例的方式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附图说明
以示例的方式,参照附图在下文中更全面地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其中: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具有容量管线的蒸汽涡轮的示意图;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电器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通用电器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015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