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水面船舶的螺旋桨驱动组件和螺旋泵在审
| 申请号: | 201580084317.0 | 申请日: | 2015-1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308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 发明(设计)人: | 彼得·图利艾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沃尔沃遍达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3H21/38 | 分类号: | B63H21/38;B63H20/14;B65G33/14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陆弋;安翔 |
| 地址: | 瑞典*** | 国省代码: | 瑞典;S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第二元件 第一元件 驱动轴 螺旋桨驱动 水面船舶 组件包括 螺旋泵 壳体 传递转矩 壳体封装 延伸穿过 螺旋桨 延伸腔 静止 发动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螺旋桨驱动组件(5),所述组件包括:‑驱动轴(502),该驱动轴用于在水面船舶(1)的发动机(2)和螺旋桨(3)之间传递转矩;和‑壳体(505),该壳体封装所述驱动轴(502),‑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包括与驱动轴(502)分开的第一元件(511)和第二元件(512),该第一元件延伸穿过第二元件(512)的第一孔(513),‑其中所述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511,512)中的一个被固定到驱动轴(502),且所述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511,512)中的另一个被布置成相对于壳体(505)静止,并且,被固定到所述驱动轴(502)的、所述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511,512)中的所述一个在所述第一孔(513)中具有沿所述第一孔(513)形成第一螺旋的第一延伸腔(521),以便与所述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511,512)中的所述另一个形成螺旋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螺旋桨驱动组件,该组件包括用于在水面船舶的发动机与螺旋桨之间传递转矩的驱动轴以及封装该驱动轴的壳体。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水面船舶和螺旋泵。
背景技术
螺旋桨驱动组件具有用于在水面船舶的发动机与螺旋桨之间传递转矩的驱动轴,该螺旋桨驱动组件通常保持用于润滑该组件中的运动零件的油。为了抵消重力,这类组件可包括用于将油从该组件的较低部分移动到较高部分的装置。US2013273792A1和US2012329346A1公开了一种螺旋桨驱动组件中的螺旋泵,其中,非水平驱动轴设有用于沿着驱动轴向上泵送油的外螺纹形状。这种技术方案的问题在于:必须根据多个要求进行设计的驱动轴还必须设有外螺纹形状,这使得驱动轴的制造更加苛刻且成本更高。
US8864537B1公开了一种螺旋桨驱动组件,其中,泵由驱动轴和布置在驱动轴通道内的静止泵壳体形成。该泵壳体限定有内螺纹,并且当驱动轴旋转时,会使得润滑油在该螺纹内上升。这种技术方案的缺点在于:由于螺纹被设置在静止零件内且泵的运动零件具有光滑表面,该泵将具有低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使油能够在水面船舶螺旋桨驱动组件中以高泵送效率进行泵送,同时使由于泵送要求而增加的制造复杂性保持较低。
该目的通过一种螺旋桨驱动组件来实现,该组件包括
-驱动轴,该驱动轴用于在水面船舶的发动机和螺旋桨之间传递转矩,以及
-壳体,该壳体封装所述驱动轴,
-其中,所述组件还包括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该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与所述驱动轴分开,该第一元件延伸穿过第二元件的第一孔,
-其中,所述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中的一个被固定到所述驱动轴,且所述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中的另一个被布置成相对于所述壳体静止,并且
-被固定到所述驱动轴的、所述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中的所述一个在第一孔中具有沿第一孔形成第一螺旋的第一延伸腔,以便与所述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中的所述另一个形成螺旋泵。
因此,在该螺旋桨驱动组件中设有可称为阿基米德螺旋泵的螺旋泵,该泵被布置成沿着所述驱动轴向上泵送油。这在正常操作期间以及在航行期间(即,当该发动机关闭而船舶正通过例如另一发动机和另一螺旋桨的推进而移动时)是有用的。因此,在航行期间,船舶可在水中被推进,同时,在发动机关闭的同时允许所述驱动轴被螺旋桨驱动,由此允许该泵被所述驱动轴驱动。在航行期间,可能发生由摩擦引起的发热(例如,在轴承、离合器盘和/或密封件中),并且,由螺旋泵提供的这种油输送可以抵消这种发热并提供润滑。
由于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形成螺旋泵并且被与所述驱动轴分开地(即,另外)提供,所以它们可以与螺旋桨驱动组件的其它零件(包括驱动轴)分开制造,然后被结合到该组件的其余零件,例如下文所例示的。由此,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的材料要求不需要考虑驱动轴要求,这可以确保非常低的制造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沃尔沃遍达公司,未经沃尔沃遍达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843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