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鞍乘型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78554.6 | 申请日: | 2015-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3130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1 |
发明(设计)人: | 川野直;池田英喜;松村真实;中野润一;三浦胜己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K11/00 | 分类号: | B62K11/00;B62J9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谢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鞍乘型 车辆 | ||
1.一种鞍乘型车辆(1),其特征在于,具备:
转向轴(26),其能够对前轮(FW)进行转向操纵;
头管(6),其对上述转向轴(26)进行轴支承;
前部车身框架(7),其从上述头管(6)向后方延伸,并具备左右分离的左右一对主框架(17);
后部车身框架(9),其连接于上述前部车身框架(7),并向车身后方延伸;
后轮(RW),其配置于后部车身框架(9)的下方;
内燃机(40),其设于上述前部车身框架(7)的下方;
空气滤清器(50),其至少一部分配置于上述主框架(17)之间;
进气通道用开口(51h),其设在上述空气滤清器(50)的壳体主体(51),并向上述壳体主体(51)内供给外部空气;
进气通道(55),其连接于上述进气通道用开口(51h);
连接管用开口(51i),其设在上述壳体主体(51);
连接管(46),其连接于上述连接管用开口(51i)并向上述内燃机(40)供给进气;
上述空气滤清器(50)具备在车辆侧视时延伸至上述主框架(17)下方的鼓出部(50a),
在上述鼓出部(50a)设有在俯视时以与上述主框架(17)的至少一部分重叠的方式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延伸部(50at),
在上述连接管(46)连接有与上述空气滤清器(50)分体构成的谐振器(54),
上述谐振器(54)配置于上述壳体主体(51)内,在车辆俯视时有至少一部分位于上述主框架(17)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乘型车辆(1),其特征在于,
上述进气通道(55)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左右一对上述主框架(17)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乘型车辆(1),其特征在于,
上述鼓出部(50a)在车辆侧视时配置于由上述主框架(17)、从上述内燃机(40)的曲轴箱(42)向车辆前方侧延伸的气缸(43)、以及覆盖上述前轮(FW)的上方侧的前挡泥板(30)包围的主框架下空间(MS)。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乘型车辆(1),其特征在于,
上述连接管用开口(51i)指向车辆后方地设置,上述连接管(46)的至少一部分指向车辆后方地设置,
上述连接管(46)与上述连接管用开口(51i)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左右一对上述主框架(17)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鞍乘型车辆(1),其特征在于,
上述壳体主体(51)由第一壳体(51a)与第二壳体(51b)构成,
上述第一壳体(51a)构成与获取外部空气的上述进气通道(55)连通的第一空间(S1),
上述第二壳体(51b)构成与上述连接管(46)连通的第二空间(S2),
在上述鼓出部(50a)配置有将上述第一空间(S1)与上述第二空间(S2)隔开的过滤器元件(5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鞍乘型车辆(1),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壳体(51a)与上述第二壳体(51b)的接合面(51p)作为在大致车宽方向上扩展的面配置于上述鼓出部(50a),
上述过滤器元件(52)在上述接合面(51p)被上述第一壳体(51a)与上述第二壳体(51b)夹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鞍乘型车辆(1),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二壳体(51b)设有后方向鼓出部(51ba),该后方向鼓出部(51ba)被与上述第二空间(S2)划分开而与上述第一空间(S1)连通、并且朝向车辆后方鼓出,
上述进气通道用开口(51h)设于上述后方向鼓出部(51ba)。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鞍乘型车辆(1),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空气滤清器(50)中,设于上述壳体主体(51)的壳体前部(51f)的安装部(51ft)紧固支承于在上述主框架(17)的前部设置的托架(8),
上述壳体主体(51)的壳体后部(51r)连接支承于上述连接管(4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7855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输送和转向重负载的方法和设备
- 下一篇:车辆的驱动力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