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悬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77828.X | 申请日: | 2015-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282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柳田拓哉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G7/02 | 分类号: | B60G7/02;B60G3/2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刘影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架 装置 | ||
半拖曳式的悬架装置(10)具备:经由纵臂衬套(32)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车身连结的纵臂(16);经由下臂衬套(50)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车身连结的下臂(20);以及将纵臂(16)与下臂(20)以能够相对位移的方式结合的铰链机构(22),纵臂衬套(32)的转动轴(32a)配置为相对于悬架可动轴(A)在俯视或仰视下朝车身内侧后方倾斜,该悬架可动轴(A)将纵臂(16)相对于车身的转动中心点(O1)与下臂(20)相对于车身的转动中心点(O2)连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拖曳式的悬架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图9(a)所示那样预先分割纵臂1与下臂(单片臂)2而构成的半拖曳式的悬架装置3。在该悬架装置3中,纵臂1的车辆后方端部1a与下臂2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2a由两个橡胶衬套4a、4b铰链结合。
另外,纵臂1的车辆前方端部1b经由纵臂衬套5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于车身。下臂2的车宽方向内侧端部2b经由下臂衬套6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于车身。在该情况下,通过连结纵臂1的转动中心点C1与下臂2的转动中心点C2,从而构成相对于车身的悬架可动轴A1(参照单点划线)。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欧洲特许第0691225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悬架装置3中,纵臂衬套5的转动轴A2与悬架可动轴A1被设置为同轴且一致(A1=A2)。
因此,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悬架装置3中,例如,在对车轮7赋予制动力而输入了箭头F1方向的负载时,有时以连结纵臂衬套5的转动中心点C1与下臂2的转动中心点C2的橡胶衬套4a的转动中心点C3为转动中心而产生箭头方向(俯视呈逆时针方向)的负载F2(参照图9(b))。通过箭头方向(俯视呈逆时针方向)的负载F2,使车轮7朝向前张开的外倾方向转动位移,与车辆稳定性相关的舒适性有可能受损。
需要说明的是,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悬架装置3中,纵臂衬套5的转动轴A2与连结车轴中心点C4和纵臂衬套5的转动中心点C1的假想线B如图9(a)所示那样构成为,以比90度大的角度θ交叉(θ>90度)。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便在对车轮赋予了制动力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车辆稳定性的悬架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的半拖曳式的悬架装置具备:纵臂,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车身连结;纵臂衬套,其夹设于所述车身与所述纵臂之间,且将所述纵臂轴支承为能够转动;下臂,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所述车身连结;下臂衬套,其夹设于所述车身与所述下臂之间,且将所述下臂轴支承为能够转动;以及铰链机构,其将所述纵臂与所述下臂以能够相对位移的方式结合,所述悬架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纵臂衬套的转动轴配置为相对于悬架可动轴在俯视下朝车身内侧后方倾斜,该悬架可动轴连结所述纵臂相对于所述车身的转动中心点与所述下臂相对于所述车身的转动中心点。
根据本发明,通过将纵臂衬套的转动轴配置为相对于连结纵臂的转动中心点与下臂的转动中心点的悬架可动轴在俯视下朝车身内侧后方倾斜,从而例如在对车轮赋予了制动力的情况下,在纵臂以及下臂的结合点施加有绕顺时针方向的负载。由此,在本发明中,纵臂的转动中心点朝车宽方向内侧位移,车轮的朝向成为向前收缩的内倾方向。其结果是,在本发明中,即便在对车轮赋予了制动力的情况下,也能够进一步适当地确保车辆稳定性(车辆的方向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778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办公用文件收纳盒
- 下一篇:蔬菜周转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