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催化剂组合物及使用其制备聚烯烃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77622.7 | 申请日: | 2015-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288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朴珍映;李龙湖;李承美;李琪树;申恩知;史锡必;林涩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LG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F10/00 | 分类号: | C08F10/00;C08F10/02;C08F110/02;C08F4/6592;C08F4/69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钱程;李雪芹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催化剂 组合 使用 制备 烯烃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催化剂组合物及使用其使烯烃低聚的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催化剂组合物的使用可以在单个反应器中同时高效地进行烯烃单体的低聚和聚合,而不需要制备α‑烯烃的另外步骤。因此,可以降低制造或购买作为昂贵原料的共聚单体的成本,从而降低最终产品的生产成本,并且可以增加聚烯烃中SCB(短链分支)和LCB(长链分支)的含量而无需共聚单体的另外进料,从而生产出高质量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基于分别在2015年5月15日以及2015年12月10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5-0068301号和第10-2015-0175758号,并要求上述申请的优先权,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催化剂组合物及使用其制备聚烯烃的方法。
背景技术
线性α-烯烃是用于共聚单体、清洁剂、润滑剂、增塑剂等的重要材料,在商业上被广泛使用,特别地,1-己烯和1-辛烯在制备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期间通常被用作共聚单体以控制聚乙烯的密度。
在L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的现有制备方法中,进行乙烯与α-烯烃(例如,如1-己烯和1-辛烯的共聚单体)的共聚,以便通过在聚合物骨架中形成分支来控制其密度。
因此,存在的问题在于共聚单体的成本在具有高含量共聚单体的LLDPE的制备中占据了生产成本的大部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已经尝试了许多不同的方法。
此外,由于α-烯烃依据其种类具有不同的应用领域或市场规模,所以能够选择性地生产特定烯烃的技术在商业上非常重要,近来,对于用于通过选择性的乙烯低聚而以高选择性制备1-己烯或1-辛烯的铬催化剂技术已经进行了许多研究。
1-己烯或1-辛烯现有的商业制备方法包括壳牌化学公司的SHOP工艺、雪佛龙飞利浦公司的齐格勒(Ziegler)工艺等,由此可生产广泛分布的C4~C20α-烯烃。然而,由于这些方法合成了根据Schulz-Flory分布同时具有不同长度的α-烯烃,所以存在的问题是需要进行额外的分离工艺以获得特定的α-烯烃。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乙烯三聚选择性合成1-己烯的方法或通过乙烯四聚选择性合成1-辛烯的方法。此外,已经对能够使乙烯选择性低聚的催化剂体系进行了许多研究。
然而,尽管使用能够使乙烯选择性低聚的催化剂体系,但需分离通过低聚产生的α-烯烃,然后将其与乙烯一起作为共聚单体进料到共聚过程中。因此,存在过程繁琐,生产成本增加的问题。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催化剂组合物以及使用该催化剂组合物制备聚烯烃的方法,所述催化剂组合物使得能够在单个反应器中同时高效地进行烯烃单体的低聚和共聚而不需要制备α-烯烃的另外步骤。
[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催化剂组合物,其包括第一负载型催化剂以及第二负载型催化剂,在所述第一负载型催化剂中,一种或多种有机铬化合物负载在载体上,在所述第二负载型催化剂中,一种或多种金属茂化合物负载在载体上,其中所述有机铬化合物在分子中包含两个或更多个由以下化学式1表示的基团,并具有经由4至8个碳原子连接所述两个或更多个由以下化学式1表示的基团的连接基团(L),其中所述连接基团(L)为具有2至20个碳原子的脂族基团,具有2至20个碳原子的杂脂族基团,具有2至20个碳原子的脂环族基团,具有2至20个碳原子的杂脂环族基团或通过连接所述脂族基团、所述杂脂族基团、所述脂环族基团和所述杂脂环族基团中的两个或更多个而制备的基团:
[化学式1]
在以上化学式1中,*是与连接所述两个或更多个基团的连接基团(L)结合的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G化学株式会社,未经LG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776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