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子聚集体的制造方法和分子聚集体制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75537.7 | 申请日: | 2015-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077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松谷惠利;小关英一;川边隆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C08J3/12 | 分类号: | C08J3/12;B01J13/04;C08J3/03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子 聚集体 制造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两亲性嵌段聚合物的分子聚集体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本发明的方法具备如下步骤:在制膜部(40)中,将包含两亲性嵌段聚合物和溶剂的聚合物溶液(45)以层状涂布于面状基材(11)上的步骤;在干燥部(30)中,从溶液的涂布层去除溶剂,在基材(13)上形成聚合物薄膜的步骤;和,在分子聚集体形成部(50)中,使聚合物薄膜与水系液体(55)接触而得到分子聚集体的步骤。两亲性嵌段聚合物具有亲水性嵌段链和疏水性嵌段链。亲水性嵌段链优选具有20个以上的肌氨酸单元,疏水性嵌段链优选具有10个以上的乳酸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亲水性嵌段链和疏水性嵌段链的两亲性嵌段聚合物的分子聚集体的制造方法、和分子聚集体的制造中使用的分子聚集体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对纳米技术的兴趣提高,开发了发挥纳米尺寸物质特有的性质的新型功能性材料。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有包含肌氨酸单元的亲水性嵌段链与包含乳酸单元的疏水性嵌段链的两亲性嵌段聚合物。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具有包含肌氨酸单元的支链结构的亲水性嵌段链与包含乳酸单元的疏水性嵌段链的支链状两亲性嵌段聚合物。
这些两亲性嵌段聚合物在水中自组织化,而形成粒径为10nm~500nm左右的胶束、囊泡等分子聚集体(Lactosome)。通过使用两亲性嵌段聚合物以及疏水性聚合物,从而也可以控制分子聚集体的疏水芯的体积,调整分子聚集体的尺寸(粒径)。
Lactosome具有如下优点:具有高的血中滞留性,且与其他分子聚集体相比,肝脏中的累积量明显低。另外,Lactosome可以内含荧光剂等信号剂、配体、药剂等,或者通过分子间相互作用将这些物质保持在表面。因此,通过利用滞留在血中的粒径几十~几百nm的纳米颗粒容易蓄积在癌症中的性质(EPR效果),从而作为以癌症部位为靶的分子成像或药剂输送用的纳米载体,可以应用Lactosome。
上述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作为由两亲性嵌段聚合物的溶液形成Lactosome的方法,记载有“薄膜法”和“注射法”。薄膜法中,首先,在试管、烧瓶等容器中准备包含两亲性嵌段聚合物的溶液。接着,从溶液去除溶剂,在容器的内壁上形成两亲性嵌段聚合物的薄膜。向该容器中加入水或水溶液(水系液体),进行加温、超声波处理,从而在水系液体中可以得到分子聚集体。注射法中,使两亲性嵌段聚合物溶液分散于水系液体中,然后进行有机溶剂的去除。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WO2009/148121号国际公开小册子
专利文献2:WO2012/176885号国际公开小册子
发明内容
上述薄膜法为分批式的生产法,可以说量产性是不充分的。另外,难以使不同的批次间的粒径均匀。在薄膜法中,为了增大每1批的生产量,即使增加容器的容积,薄膜成膜的内壁面的表面积的增加是限定性的,量产性的提高存在限度。另外,如果增大每1批的溶液的量、或提高溶液浓度,则在容器内去除有机溶剂时,经过浓缩的溶液滞留在容器的底部,聚合物容易在溶液中析出,因此,有时产生妨碍分子聚集体的形成、或粒径变得不均匀等问题。
上述注射法也为分批式,因此,存在关于量产性提高、批次间的粒径的均匀化的课题。另外,使两亲性嵌段聚合物溶液分散于水系液体中得到分子聚集体后,必须去除溶液中所含的有机溶剂,但如果每1批的处理量增大,则有机溶剂的去除效率降低,因此,分批式中的量产性提高存在限度。
鉴于上述,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以均匀的粒径、且生产率高地提供Lactosome等包含两亲性嵌段聚合物的分子聚集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755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