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烘焙咖啡豆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65166.4 | 申请日: | 2015-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87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冈村雄介;大南英雄;草浦达也;桥爪浩二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花王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23F5/10 | 分类号: | A23F5/10;A23F5/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伍飏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烘焙 咖啡豆 | ||
本发明是一种烘焙咖啡豆的制造方法,其包括:第1工序,在原料烘焙咖啡豆中添加水,进行加热;以及第2工序,对第1工序后的原料烘焙咖啡豆进行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烘焙咖啡豆。
背景技术
咖啡饮料作为嗜好饮料而受到广泛喜爱,咖啡饮料的风味通过作为原料而使用的咖啡豆的种类或烘焙方法而被赋予特征。然而,在咖啡豆的烘焙中,不仅绿原酸类大量分解,而且因新生成的夹杂物导致杂味增强,容易损及风味平衡。因此,作为可用作杂味得到抑制的咖啡饮料的原料的烘焙咖啡豆,例如提出有:L值超过20且小于25,每1kg烘焙咖啡豆中的对苯二酚的含量为10mg以上、且羟基氢醌的含量为50mg以下的烘焙咖啡豆(专利文献1);L值为25~38,每1kg烘焙咖啡豆中的对苯二酚的含量为7.1mg以上、且羟基氢醌的含量为38mg以下的烘焙咖啡豆(专利文献2)。
另外,已知咖啡饮料中所含的绿原酸类具有生理效果,但存在有绿原酸类的生理效果因共存的羟基氢醌而受到阻碍的报告。因此,作为含有丰富的绿原酸类、且羟基氢醌得到降低的烘焙咖啡豆,提出有L值为10~20,羟基氢醌/对苯二酚的质量比为3.5以下,且绿原酸类的含量在每100g烘焙咖啡豆中为0.3~1.5g的烘焙咖啡豆(专利文献3)。
另一方面,存在有如下的报告:5-羟甲基糠醛在生物体内代谢为5-羟基甲基呋喃-2-羧酸,是能够预防高脂血症、糖尿病、动脉硬化、血栓、肝炎等生活习惯疾病的原因的产生而维持健康的成分(专利文献4)。另外,报告有在咖啡浓缩组合物中,5-羟甲基糠醛与饮用后的口内所残存的杂味相关(专利文献5)。
进一步,咖啡因作为咖啡饮料的苦味成分而为人所知,报告有若对湿的状态的生咖啡豆进行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则能够自咖啡豆除去咖啡因(专利文献6~8)。另一方面,还存在如下的报告:若对烘焙咖啡豆进行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则会除去咖啡的香味成分(专利文献9)。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8303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11097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1-223996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8-193933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12-095647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平3-160949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平1-309640号公报
(专利文献8)日本特开平2-20249号公报
(专利文献9)日本特开平3-12797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烘焙咖啡豆的制造方法,其中,包括:
第1工序,在原料烘焙咖啡豆中添加水,进行加热;以及
第2工序,对第1工序后的原料烘焙咖啡豆进行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烘焙咖啡豆,其是L值为15~45的烘焙咖啡豆,其中,
每1kg烘焙咖啡豆中的,
(A)绿原酸类的含量为6.0~90.0g,
(B)羟基氢醌的含量为50mg以下,
(C)5-羟甲基糠醛的含量为70mg以下,且
(D)咖啡因的含量为9.0g以下。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咖啡饮料,其中,
(A)绿原酸类的含量为0.01~0.45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花王株式会社,未经花王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651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限时无线话筒
- 下一篇:从咖啡豆和/或咖啡生产残余物提取含油组分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