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充气轮胎在审
申请号: | 201580060703.6 | 申请日: | 2015-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740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孙英日;托马斯·宏哲·孙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英日;托马斯·宏哲·孙;裕一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C7/10 | 分类号: | B60C7/10;B60C7/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5 | 代理人: | 马爽,臧建明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 轮胎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抵抗外力以最小化变形的同时能够保持原本形状,从而能够稳定地保持行驶性能、速度及乘车感的非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一般的充气轮胎应随时检测发挥性能方面至关重要的空气压,因此管理上存在不便,行驶过程中被外界物体扎伤或受到冲击而破损的情况下有事故隐患。
目前的韩国授权专利公报第10-1053915号、韩国授权专利公报第10-1301578号等公开的非充气轮胎用于解决上述不便与隐患。
对于其中介绍的基于现有技术的非充气轮胎来讲,能够承受因车辆重量作用而在运行过程中反复受到冲击导致的松弛及收缩作用的材料方面还存在局限性。
并且,基于现有技术的非充气轮胎在道路上行驶时与障碍物发生碰撞的情况下分散冲击的范围有限,这一点不同于充气轮胎,因此局部受损的可能性高,而且轮胎恢复原状缓慢,故行驶时无法确保行驶性能及速度。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当与路面的局部凸出部位发生碰撞时将外力分散到轮胎的边缘区域的同时减少向轮胎的宽度方向分散,使轮胎弹性、稳定地保持轮胎原本形状即圆形的同时,确保与地面的接地面积,以此来稳定地保持行驶性能与速度以提高乘车感、减少事故隐患。
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非充气轮胎的特征在于,包括:非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包括:轮毂;轮辋,其由刚性材料形成,配置成与所述轮毂相隔且构成同心圆;辐条,其一侧沿所述轮毂的边缘结合且另一侧沿所述轮辋的边缘结合以弹性支撑所述轮毂与轮辋之间的间隔;及轮胎罩,其结合成罩住所述轮辋,外面形成有胎面花纹,所述轮辋包括具有宽度与厚度的圆形的多个圈,所述多个圈向所述轮胎罩的宽度方向间隔地相对配置,所述多个圈之间具有弹性支撑所述多个圈之间的间隔且对于错开的方向弹性支撑并结合约束所述多个圈的间隔支撑部件。
并且,可以结合约束具有沿着周向罩住所述轮辋的内周缘及/或外周缘的形状,对放射线方向、圆周方向及斜线方向具有伸张力的带构成。
并且,优选的是所述多个圈的表面形成有向所述多个圈的厚度方向贯通的结合孔,所述多个圈利用通过排列的多个圈的所述结合孔贯通结合的弹性材料的结合约束部件连接。
并且,所述轮胎罩可以是连接所述圈、所述圈的内周缘及/或外周缘的带及所述结合约束部件后安装到模具内的状态下向模具内部填充熔融树脂填充各构成之间的空间的同时一体罩住其外部制造而成,所述间隔支撑部件可以是所述轮胎罩的形成过程中填充所述多个圈之间的空间的所述轮胎罩的一部分。
因此,沿着所述圈的内周缘可以形成有从所述轮胎罩的内侧凸出的多个第一结合部,沿着所述轮毂的边缘可以设置有对应于所述第一结合部的第二结合部,所述辐条可以设置于所述第一结合部与第二结合部之间。
并且,所述辐条可以包括:第一辐条,其以伸张的状态设置于所述第一结合部与第二结合部之间,向缩小所述第一结合部、第二结合部之间的间隔的方向提供弹力;第二辐条,其以压缩状态设置于所述第一结合部与第二结合部之间向所述第一结合部与第二结合部之间分开的方向提供弹力。
并且,所述第二辐条可以具有与所述第一结合部、第二结合部之间对应的包含贯通孔的弹性橡胶材料形成的块形状,以一对一尺寸或强制插入方式设置于所述第一结合部、第二结合部之间,所述第一辐条为绳形状,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结合部,另一端贯通所述贯通孔和与其对应的所述毂并在所述毂的内侧连接于所述第二结合部。
另外,所述轮胎罩可以包括:罩本体,其一体结合约束所述轮辋与所述轮辋的内周缘及/或外周缘的带及所述结合约束部件;胎面部,其具有罩住所述罩本体的外周缘且放射线方向的两侧边缘部位弹性罩住所述罩本体的内周缘的一部分的形状,两侧边缘形成有插入所述第一结合部的安装孔,外周面形成有胎面。
另外,优选的是设置于所述轮辋的宽度方向中间部位的所述辐条的弹力大于设置于所述轮辋的宽度方向两侧的所述辐条的弹力。
技术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刚性材料形成的轮辋的多个圈向轮胎的宽度方向排列,因此在确保轮胎的宽度方向的接地面且将作用于轮胎的物理受力均匀地分配到整个轮胎,并且差别化这些圈连接到毂的各辐条作用于轮胎的宽度方向中宽度方向两侧的边缘部位与其中间部位的弹力,从而具有有效分散石子儿等道路上局部凸出障碍物的碰撞的同时提高乘车感,稳定地保持行驶性能与速度、减少事故隐患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为说明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非充气轮胎的构成中轮辋及其结合约束关系而简要显示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英日;托马斯·宏哲·孙;裕一产业株式会社,未经孙英日;托马斯·宏哲·孙;裕一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607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人船一体化智能联动推进器
- 下一篇:船用电伴热防冻通风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