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充气轮胎在审
申请号: | 201580060703.6 | 申请日: | 2015-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740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孙英日;托马斯·宏哲·孙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英日;托马斯·宏哲·孙;裕一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C7/10 | 分类号: | B60C7/10;B60C7/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5 | 代理人: | 马爽,臧建明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 轮胎 | ||
1.一种非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包括:
轮毂;
轮辋,其由刚性材料形成,配置成与所述轮毂相隔且构成同心圆;
辐条,其一侧沿所述轮毂的边缘结合且另一侧沿所述轮辋的边缘结合以弹性支撑所述轮毂与轮辋之间的间隔;及
轮胎罩,其结合成罩住所述轮辋,外面形成有胎面花纹,
所述轮辋包括具有宽度与厚度的圆形的多个圈,所述多个圈向所述轮胎罩的宽度方向间隔地相对配置,所述多个圈之间具有弹性支撑所述多个圈之间的间隔且结合约束所述多个圈的间隔支撑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带,其具有沿着周向罩住所述轮辋的内周缘及/或外周缘的形状,对放射线方向、圆周方向及斜线方向具有伸张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圈的表面形成有向所述多个圈的厚度方向贯通的结合孔,所述多个圈利用通过排列的多个圈的所述结合孔贯通结合的弹性材料的结合约束部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非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轮胎罩是连接所述圈、所述圈的内周缘及/或外周缘的带及所述结合约束部件后安装到模具内的状态下向模具内部填充熔融树脂填充各构成之间的空间的同时一体罩住其外部制造而成,
所述间隔支撑部件是所述轮胎罩的形成过程中填充所述多个圈之间的空间的所述轮胎罩的一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沿着所述圈的内周缘形成有从所述轮胎罩的内侧凸出的多个第一结合部,沿着所述轮毂的边缘设置有对应于所述第一结合部的第二结合部,所述辐条设置于所述第一结合部与第二结合部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非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辐条包括:
第一辐条,其以伸张的状态设置于所述第一结合部与第二结合部之间,向缩小所述第一结合部、第二结合部之间的间隔的方向提供弹力;
第二辐条,其以压缩状态设置于所述第一结合部与第二结合部之间向所述第一结合部与第二结合部之间分开的方向提供弹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非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辐条具有与所述第一结合部、第二结合部之间对应的包含贯通孔的弹性橡胶材料形成的块形状,以一对一尺寸或强制插入方式设置于所述第一结合部、第二结合部之间,所述第一辐条为绳形状,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结合部,另一端贯通所述贯通孔和与其对应的所述毂并在所述毂的内侧连接于所述第二结合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罩包括:
罩本体,其一体结合约束所述轮辋与所述轮辋的内周缘及/或外周缘的带及所述结合约束部件;
胎面部,其具有罩住所述罩本体的外周缘且放射线方向的两侧边缘部位弹性罩住所述罩本体的内周缘的一部分的形状,两侧边缘形成有插入所述第一结合部的安装孔,外周面形成有胎面。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设置于所述轮辋的宽度方向中间部位的所述辐条的弹力大于设置于所述轮辋的宽度方向两侧的所述辐条的弹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英日;托马斯·宏哲·孙;裕一产业株式会社,未经孙英日;托马斯·宏哲·孙;裕一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6070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人船一体化智能联动推进器
- 下一篇:船用电伴热防冻通风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