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借助于电机对动力传动系进行振动衰减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60652.7 | 申请日: | 2015-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742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西蒙·施文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W30/20 | 分类号: | B60W30/20;B60K6/48;B60W10/08;B60W2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丁永凡;周涛 |
地址: | 德国黑措***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借助于 电机 动力 传动 进行 振动 衰减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动力传动系(2)进行振动衰减的方法,所述动力传动系具有:内燃机,所述内燃机具有施加在曲轴上的发动机力矩(Mvm);电机(6);变速器,所述变速器具有变速器输入轴;和设置在曲轴和变速器输入轴之间的转矩传递装置(4),所述转矩传递装置具有至少一个能振动的飞轮质量体(3,5,9)以及状态调节器(12),所述飞轮质量体具有惯性力矩(J1,J2,J3),所述状态调节器用于借助于补偿在变速器输入轴处的扭振的补偿力矩(Mregler)调节电机(6)。为了实现高质量的振动衰减,借助于至少一个观测器(13,14,14a,15)从动力传动系(2)的所检测的转速或转动角中确定状态调节器(12)的输入变量,即至少一个飞轮质量体(3,5,9)的被重构的转动特征值,其中根据施加在转矩传递装置(4)的输出端(11)上的负载力矩(Mlast)和经由转矩传递装置(4)传递的、由内燃机的发动机力矩所引发的力矩(Mind)形式的干扰变量确定被重构的转动特征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动力传动系进行振动衰减的方法,所述动力传动系具有:内燃机,所述内燃机具有施加在曲轴上的发动机力矩;电机;变速器,所述变速器具有变速器输入轴;和设置在曲轴和变速器输入轴之间的转矩传递装置,所述转矩传递装置具有至少一个能振动的飞轮质量体(Schwungmasse)以及状态调节器,所述飞轮质量体具有惯性力矩,所述状态调节器用于借助于补偿在变速器输入轴处的扭振的补偿力矩来调节电机。
背景技术
具有内燃机和电机的动力传动系作为混合式动力传动系为人知,其中内燃机和/或电机贡献力矩以驱动车辆。在这种动力传动系中,经由机械接口将内燃机和电机彼此耦联,并且分别经由变速器输入轴将所施加的发动机力矩(内燃机)和运行力矩(电机)传递到变速器上,并且从那里传递到驱动轮上。此外,在变速器输入轴和内燃机的曲轴之间设有转矩传递装置,所述转矩传递装置例如作为扭振减振器来衰减扭振,作为摩擦式离合器能够将曲轴与变速器输入轴分离和联接,和/或以其他方式将发动机力矩传递到变速器输入轴上。此外,转矩传递装置能够在输入侧或在输出侧与电机的转子以转动配合的方式耦联。
内燃机由于其作用原理而存在扭振,内燃机对动力传动系和车辆车身的振动激发引起车辆中的舒适度受损,并且以已知方式借助于振动衰减装置,例如扭振减振器、离心摆等减轻所述舒适度受损。此外,电机或内燃机的力矩中的快速变化、例如突变在动力传动系中激发任意的共振频率。
此外,例如从DE 10 2011 084 548 A1中已知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主动的减振调节,其中以简化的动力传动系模型作为基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有利地改进动力传动系的振动衰减的方法。
所述目的通过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所提出的方法用于对动力传动系进行振动衰减,所述动力传动系具有:内燃机,所述内燃机具有施加在曲轴上的发动机力矩。发动机力矩由于内燃机例如作为柴油机或奥拓发动机的工作原理而存在扭振。动力传动系作为混合式动力传动系配设电机,所述电机允许单独地驱动具有内燃机或电机的车辆、混合地驱动、通过电机启动内燃机、将机械能再生为电能和将其存储等。此外,设有变速器,所述变速器具有多个自动切换的或可手动挂入的挡位、自动操纵的换挡级或可无级设定的传动比,其具有变速器输入轴。例如,设有具有两个子变速器的双离合器变速器,所述子变速器具有两个变速器输入轴。在曲轴和一个或多个变速器输入轴之间设有转矩传递装置,所述转矩传递装置例如能够由扭振减振器,例如双质量飞轮、多质量飞轮、单质量飞轮与连接在下游的扭振减振器,如离合器盘中的扭转振动减振器、扭振缓冲器,例如离心摆一方和/或切换和/或启动离合器、分配离合器等形成。在此,转矩传递装置具有至少一个能振动的,即可由发动机力矩激励而振动的和/或振动衰减的飞轮质量体,所述飞轮质量体具有惯性力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未经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606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包装箱收放卷装置
- 下一篇:一种边料收卷机